家庭影院声学处理的参考准则( 四 )

九、驻波只宜智取

驻波就是空间的共振现象 , 只要两对立平行墙面的距离等于半波长的整倍数 , 就会出现共振 , 产生驻波 。 如果空间内三组平行墙面分别产生的驻波有频率重叠 , 就会形成更强的驻波 。 驻波并不只有单一频率 , 其频率范围很广 , 人们无法用某种措施准确地\"抵销\"它 。 同时 , 驻波的能量很强 , 通常比正常音乐的声压要高许多分贝 , 因此不能用\"微调\"的调声秘技应对 。 对付驻波最好的方法就是用音箱摆位以及变换聆听位置的方式来避开 。

十、空间要作表面处理

将音响空间由硬调变为软调后 , 接着应按照\"前硬、中吸、后扩散\"的方法进行表面处理 。 所谓\"前硬\" , 是指房间的前段(音箱后墙与音箱之间)尽量不要添加吸收材料 , 否则必须增大功放的输出功率才会使声音坚实 。 如果功放输出功率不很大 , 音箱也不是很大 , 建议后墙不要钉石膏板 。 所谓\"中吸\" , 就是对音箱与聆听位置之间的两侧墙作吸音表面处理 。 目的是削弱第一次反射音 , 提高定位感和清晰度 , 避免声音太亮太刺耳 。 \"中吸\"的作法很多 , 最便宜而有效的材料是玻纤棉 。 以厚5厘米、每立方米重量为20千克的玻纤棉为例 , 它对500赫兹以上的频率有高达85%的吸音率 。 可以将玻纤棉包好(千万不要裸露) , 作成像框形状 , 成为效果相当好的两侧墙第一次反射音吸收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