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万卖房创业!首家“同股不同权”科创板公司和巨头对决云端 ,将“中立”进行到底!( 五 )

围绕客户需求研发 短短数年间 , 从无至有、从小到大 , 优刻得逐渐后发赶超 , 跻身国内云计算头部梯队 。 招股书明书(注册稿)显示 , 公有云是优刻得主要收入来源 , 2016年-2018年 , 公有云业务收入分别为4.72亿元、7.64亿元和10.11亿元 , 营收占比分别贡献了91.43%、90.97%和85.15% 。 另外 , 私有云及混合云收入快速增长 , 公司产品及服务组合愈加多元化 。 在季昕华看来 , 云计算就应该像水和电一样 , 不可能每家自己去搞发电机、挖水井 , 所以公有云是未来的发展前景 , 只是短期内可能需要一些其他形式的补充 。 “我们未来还是会持续以公有云为主体 , 有些客户短期内不敢用公有云 , 我们先服务好客户 , 慢慢让他们转到公有云上来 。 ”季昕华说 。 华泰证券通信行业分析师付东表示 , 从最新的市场规模来看 , 中国云计算成长的天花板还很高 。 根据信通院发布的《云计算白皮书(2019年)》 , 2018年全球公有云市场规模为1363亿美元 , 同期国内公有云市场规模为437.4亿元 。 在和巨头拼杀的路上 , 优刻得在寻求一条差异化竞争之道 。 “有很多跟我们业务相关的企业想投资 , 我们都拒绝了 , 这是一个真正社会化分工的模式 , 中立在未来会有越来越大的价值 。 ”季昕华表示 , 一直以来 , 优刻得坚持中立 , 不涉足客户业务领域 , 致力于打造一个安全、可信赖的云计算服务平台 。 中立的底气源自技术实力 , 差异化的竞争还体现在产品研发策略上 。 “我们不会因为对手出了一个产品就去跟风也做一个 , 我们的研发模式是用户需求驱动型的” , 比如 , 优刻得2015 年推出网络增强配置特性的云主机 , 解决实时对战类游戏的网络性能高要求;2017 年推出全球网络加速产品PATHX , 帮助游戏、跨境电商客户实现全球网络链路动态加速;2019年推出运算能力更加高效的“快杰”云主机 , 各项性能在业界达到领先 。 从研发投入上看 , 2016-2018年 , 优刻得研发费用分别为9798.24万元、1.06亿元和1.60亿元 , 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8.97%、12.68%和13.51% 。 截至2019年上半年 , 公司研发人员共计539人 , 占公司员工总数的比例达到51.53% 。 付东认为 , 当前互联网客户仍是公有云厂商角逐的主战场 , 但当这些客户上云的渗透率已经比较高的时候 , 寻找差异化的需求或将成为云厂商保持收入持续成长的关键 。 长期看客户的需求将多元化 , 从提供基础的硬件资源向提供网络安全服务等环节延伸 。 差异化的需求为云计算行业里非头部玩家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 响应速度、后期服务能力成为构筑竞争优势的关键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