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故事,知乎的独家好生意( 六 )

温伯格·戴维在《知识的边界》一书中提到 , 致力于共性是人类认识世界最广泛的战略 。 互联网时代 , 发展、保存以及交流知识的媒介发生了改变 , 知识也随之发生了改变 。 网络化打破了纸质媒体传播知识的局限 , 知识走下书架 , 其过滤权更多地转交给了读者(用户) , 连接无处不在 , 知识的边界大到无法想象 。

近两年来 , 中国的网络文学已和美国好莱坞电影、日本动漫和韩国电视剧一样 , 被推送到文化行业的前沿主流 。 今年的热播电视剧 , 譬如《陈情令》《庆余年》 , 都是改编自网络小说 。 而《精英律师》《翻译官》等关于职业故事的作品也深受欢迎 。

网络文学是IP的重要源头 , 是书籍、相声、小品、影视作品的基础 。 而知乎有着2.2亿的用户 , 用户的增长 , 带来的是更加包罗万象的职业和百态的人生 , 也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一个活水源头 。 今年热映的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 , 灵感就是来自于马伯庸在知乎上的一则回答 。

实际上 , 知乎上的很多用户分享的故事 , 都具备影视作品改编的潜质 。 比如《逃离金三角:在缅甸当司机的 397 天》记录的沈星星在缅甸达邦期间的见闻:为毒贩运送生活物资 , 好友被极端分子杀害 , 当地大佬将手下割喉 , 逃回国内自首 , 并协助警方打击掉了该贩毒链条 。 其故事的精彩程度不亚于好莱坞同题材的影片《骡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