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攻击越发复杂,如何保证云上业务高可用性的同时系统不被入侵?| 专家谈( 五 )

刘吉赟: 去年10月 , 某旅游网站被爆全网站2100万条“真实点评”中有85%的评论是通过爬虫 Bot 机器人程序从竞争对手平台抄袭而来 , “点评抄袭造假”的舆论风波一时骤起 , 使网站深陷质疑;同年2月 , 某视频网站遭遇大量原创内容和用户数据被非法网络爬虫盗取侵权;航空公司遭爬虫恶意低价抢票等事件层出不穷 , 无一不在挑战着各行业网站业务的安全防线 。

近期有一家知名的电商遭遇了竞争对手的CC攻击 , 流量非常大 , 攻击手法也很罕见 。 黑产通过短信炸弹发动攻击 , 短信网关并发量突然超过平时的十倍 , 造成企业为短信接口的滥用付出了巨额“通道费” 。

腾讯云WAF第一时间对遭受攻击的短信接口做了“前刹车”防护 , 也就是设置了CC防护的规则 , 把对短信接口访问上限定为每分钟150次 , 超过这个阈值的IP , 腾讯云WAF会根据算法第一时间判断究竟是真人还是机器访问 , 被判断为机器的IP将会被封禁访问 , 这也是腾讯云WAF自带可选的惩罚机制 。 同时 , BOT管理功能启用 , 使用BOT行为管理进行安全策略定制 , 将每个用户每天访问短信端口次数超20次以上的会话统统拦截 , 相当于开启了“后刹车” 。 在整个防护过程中 , 我们帮助客户通过行为分析和对具体业务场景设置动态防护策略 , 在不断对抗过程中 , 摸清黑产的攻击策略 , 将其置之死地 。 同时帮助客户梳理清楚业务逻辑 , 为业务调整优化提供依据 , 这就是腾讯云WAF使用策略中的三道防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