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米进化:越过可穿戴高山,驶入大健康蓝海( 五 )

而华米和北大医院心内科的临床研究表明 , 通过AMAZFIT智能穿戴设备的 ECG 和 PPG 功能 , 判断房颤的准确度分别为 94.76%和 93.27% , 基本与人类专业医师持平 。

有人担心 , 深扎健康 , 做深了 , 似乎也做小了?

并非如此 。 “健康不仅仅是智能可穿戴的核心价值 , 也是万物互联时代的核心价值之一 。 未来十年将是以人为中心的科技时代 。 ”黄汪在全员信中说 , “在智能可穿戴产业深挖健康 , 就如同在智能手机产业只做一个手机App;无论它是微信、美团、今日头条、快手 , 或者京东、QQ音乐、爱奇艺等等 , 它给社会带来的价值垂直纵深 , 都未必比一个单纯的智能手机公司小 。 ”

统计显示 , 2019年中国大健康产业的规模为5万亿 , 2030年有望达到16万亿 。 全球健康产业规模6倍于全球智能手机产业 , 仅美国大健康产业的规模就能比肩全球智能手机产业 。

如此辽阔的蓝海 , 完全可以再造N个华米科技 , 也吸引了谷歌、苹果、阿里、腾讯等巨头陆续进发 。

攀登上可穿戴设备的高山 , 又跃入大健康的蓝海 , 华米从设备到服务的演进逻辑在于:硬件产品容易区域化存活 , 但无法通杀;软件、大数据、互联网云服务容易通杀 , 可以跨越各个硬件平台 , 但要依赖于硬件的成熟和迭代支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