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阵地上的猫耳洞,一个堪比地狱的地方( 三 )

“猫耳洞”这个十分形象的名字 , 来源于我国著名抗日将领粟裕将军 , 猫耳洞的构造简单 , 内部又长又窄 , 具有良好的侦查性和稳定的隐蔽性 , 像极了猫儿的耳朵 , 所被取名为“猫耳洞” 。

“猫耳洞”的外观就像是一个躺在地上的半圆柱体 , 圆柱体的最前端是一个高约一米的半圆形的简易拱门 , 猫耳洞的深度长短不等 , 短则几十厘米仅仅能容纳下一人 , 长则两米至三米能容纳两三人 , 猫耳洞的纵深度没有固定的规格 , 会按照战争的需要来更改深度的变化 。

用“狡兔三窟”这个词汇 , 来形容猫耳洞多种多样的功能再适合不过了 , 猫耳洞除了能够有效的防御炮击之外 , 还具有贮藏物资 , 短暂居住的功能 , 大片的猫耳洞还会连接成一个四通八达的“连环地堡群” , 敌人即便挖地三尺也很难找到隐藏在猫耳洞中的战士 。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对越反击战争时期 , 我国正处与百废待兴的初始发展阶段 , 国内物资匮乏 , 战场上的枪支弹药供应有限 , 前往越南作战的解放军战士连在野外扎营的帐篷都没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