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止卖“二手”的闲鱼,看见当代消费的另一面( 二 )

2014年 , 闲鱼初创的时候 , 团队只有28个人 。

除开原有淘宝二手的资源和仅有的几次手淘推广 , 闲鱼没有多余预算做市场推广 。 面对第一年100万日活的要求 , 团队甚至不知道“这条咸鱼”能不能活下来 。

后来的故事大家也都知道了 , 当年11月 , 闲鱼突破第一个百万用户 , 五年后 , 闲鱼DAU达2000万 , 累计鱼塘超过130万个 。

闲鱼崛起的必然

《第四消费时代》曾描述了这样的消费变迁:在解决温饱问题后 , 家庭化的消费趋势将崛起 , 而取代标准化、大众化的消费习惯的 , 是追求体验、品牌的个人化的消费趋势 , 人们更注重心理上的满足 。 而最终 , 当品牌所代表的文化属性让步于经济、人口结构的压力 , 共享成为消费的核心词 。

闲鱼成长的五年 , 正是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五年 , 也是人们消费逐渐回归理性的五年 。 一方面 , 消费主义入侵社交网络 , 购物节不断带来高额的消费数字 , 另一方面 , 大量的闲置资源也不断涌现 。 据统计 , 去年年末我国二手闲置市场规模已超过 7000 亿元 , 且增速达到40%以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