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地理|送山货“上头条”,为何这位返乡新农人说抖音电商是座“桥梁”?


国家地理|送山货“上头条”,为何这位返乡新农人说抖音电商是座“桥梁”?
文章插图

下午3点多,“山货上头条”创作者麻功佐上场了,走进抖音电商在上海的专业直播间,初时还有些紧张,几分钟后就开始滔滔不绝。因为他对手中的产品太熟悉了:横樟土蜂蜜,这是他从小打交道的山中好货。大山里的中华蜂个头小,擅长采集百花蜜,因此口感极好。
下午4时,麻功佐从直播室离场,看了眼后台的销售数据,光是蜂蜜一个SKU,半小时已售出360多瓶,数字还在不断递增中。此时此刻,另一端的浙江丽水市松阳县横樟村,小伙伴已经开始打包发货。这些蜂蜜会在12小时内“飞”出大山,寄往全国。
12月28日,抖音商城官方直播间“山货上头条”助农专场开播,并与内蒙古、甘肃、福建三地连麦,在长达11个小时的直播中,推介了40余款高品质农产品,并提供助农货品补贴。不过在返乡新农人麻功佐看来,抖音电商更像是一座双向的“桥梁”,一方面,山货往外走,销往全国各地,另一方面,年轻人往回走,游客往山里去,当地就业和旅游产业都起来了。
直播“架桥”,一瓶蜂蜜背后连接千万家
10万多斤蜂蜜,这是麻功佐和他的团队伙伴一年在抖音电商上卖出的量。这个数字与规模化企业不可比拟,但对于大山里的一个县而言,却不是一个小数字,可直接带动300多人就业、创业,帮助蜂农们增收400多万元。
麻功佐其实是一个标准的返乡新农人。回到家乡之前,他在杭州做服装生意,2014年才回乡创业,自小打交道的蜂蜜便是一个切入口。当地人喜欢在悬崖峭壁或房前屋后放几个蜂桶养蜂采蜜。麻功佐敏锐地看到了“古法养蜂”的价值,又加以技术改良,渐渐摸出了门道。他想让横樟土蜂蜜被更多人看到,想“为家乡代言”。

国家地理|送山货“上头条”,为何这位返乡新农人说抖音电商是座“桥梁”?
文章插图

2018年,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麻功佐接触到抖音,将家乡的美景与土特产放在一起,上传了短视频。当时“直播带货”一词还未完全盛行,但就是靠着短视频,他发现2019年的业务规模翻番了。从此之后,抖音成了他的主要平台,粉丝量维持在75万左右。
当一瓶小小的蜂蜜,通过直播平台“飞”出大山,它背后能推动的力量是惊人的。麻功佐说,业务蹭蹭蹭上涨之后,他很快发现村里产的蜂蜜供不应求,这也让他跳出村子的视野,在松阳县寻找蜜源,“我们成立了养蜂合作社,一边向老乡收蜜,也将科学养蜂的方法普及给他们。”
养蜂人大都是老人,首先尝到甜头的就是这些留在大山里的人。隔壁百步村的叶老伯,从2015年开始养蜂,最初尝试了三四个蜂桶,怎么也采不到蜜。知道情况后,麻功佐正月初一去他家“过箱”,教他一些养蜂方法,几年之后,叶老伯能养100多箱蜂蜜,每年能多赚8万元,在耄耋之年,他第一次走出大山,登上了北京的长城。
隔壁的景宁县家地乡,有些地方连信号都没有。麻功佐在寻找蜂源的时候,见到了不会养蜂的陈老伯,如今,后者已是养蜂能手,200多箱蜂蜜让他的年收入突破了12万元。
渐渐归拢的,还有返乡人。如今麻功佐的团队有20多人,主要由返乡青年及退役军人组成,一些人做主播,也有些负责技术、物流等服务。平时,这些成员散开在乡村的各个景点,一边介绍美景一边推荐家乡蜂蜜,如今不少主播的抖音号粉丝都在百万级别,大家一起推广蜂蜜,“众人拾柴把品牌做起来”。
而这些原汁原味的直播,还渐渐有了意想不到的“溢出效应”——松阳县的几个村都火了,节假日,不少周边城市居民会走进大山,比对那些如今成了网红景点的地方,麻功佐笑言这里面有自己的一份功劳,“这些地方都在抖音的短视频里出现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