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易|收入骤降、大量转行!你朋友圈的代购还在吗?( 三 )


消费者刘晨(化名)告诉红星资本局,以前一直有着消费韩妆的习惯,例如爱丽小屋的眉笔,每次都会从代购处购买囤货。但疫情后,刘晨找代购买眉笔时没有货,就换成了国货美妆品牌的眉笔,相比韩妆价格便宜,效果也差不多,在电商平台购买也很方便。
而另一边,国货美妆品牌踩中了短视频和直播电商的红利,逐渐站稳脚跟。《2020小红书年中美妆洞察报告》显示,在2020年上半年,小红书平台上国货品牌内容阅读量同比大幅增长65.9%,远超欧美系品牌和日韩泰品牌。
中金研报指出,国货美妆凭借品质、功效升级,摆脱原本的“低价、劣质”标签,获取越来越多消费者认可,并涌现出完美日记、Colorkey、花西子等一批优秀的国货先锋;功效护肤领域,以薇诺娜、玉泽、润百颜等为代表的国货品牌也在增速持续领跑。
手里的“韩妆”不好卖后,安易告诉红星资本局,已经有同行转型成了国货品牌的分销商。“俄代”王暖也表示,自己也在做代购的同时,拿了两个国产小品牌的代理。
“在品牌看来,代购与直播间一样都是渠道”,曾经的代购李问表示。
身处“灰色地带”:走私、判刑
代购正退出历史舞台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落地,规定包括微商、代购等在内的网上卖家需要备案登记,正常纳税,明确将微商、代购等新形式的网络交易纳入监管。
这意味着,代购的灰色时代结束。
此前,代购一直是一个游走在政策法规边缘的职业。有业内人士对红星资本局评价:“海外代购较国内专柜来说价格低廉,因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追捧。其中差价从哪里来?除各国定价及货币比率外,‘税’应当是其中的大头之一。”
因代购被追究法律责任的例子也不在少数。就在一个月前,郑州市人民检察院举行了一场针对留学生海外代购是否涉嫌走私的听证会。
据中新网报道,西班牙某大学在读研究生小许,从2020年8月起,在某网络平台开设网店,以直播代购方式从西班牙向国内销售奢侈品牌的箱包、鞋帽,通过某物流公司将货物走私入境再销售牟利。2020年8月至11月间,共偷逃海关税款19余万元人民币。
郑州市检察院第四检察部四级高级检察官丁明玉介绍,犯罪嫌疑人许某违反海关监管,走私普通物入境,偷逃应缴税额,其行为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项规定,应当以走私普通货物罪追究刑事责任。
另据新华社2014年11月报道,浙江两导游利用带团出国的便利,多次在境外免税店采购化妆品,以随身携带的方式将境外采购的化妆品携带入境,并在入境时选择无申报通道通关。
经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判定,两导游为谋取非法利益而逃避海关监督,采用随身携带未向海关如实申报的方式走私各类化妆品,偷逃应缴税额较大,已构成走私普通货物罪。2014年11月21日,两人一审均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3万元。
与此同时,合法合规的跨境电商平台正在成为主流。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21年中国跨境海淘行业白皮书》,2020年,跨境进口零售平台成了中国消费者最常用的海淘渠道,占比高达58.3%。而个人代购占比仅为3.4%。
随着监管收紧、疫情来袭、直播风口、国货崛起等因素,跨境代购们正在慢慢退出历史舞台。
来源:成都商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