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web3到底是什么?只是一场永远醒不来的梦( 三 )
区块链实现的透明化和隐私性平衡,类似于现实生活中的身份用一串字符来表示,即便所有的行为都上链公开化,但谁都无法将这些行为与现实的任何一个个体进行对应。问题是现行的区块链交易体系是为了数字金融服务,主要的工作是记账,而web3的愿景则是要服务于整个互联网世界,未来分布式账本记录的就不是交易信息、而是每一位用户的行为,用户创造的图片、文字、音频、视频会直接向所有人公开。但作为对比,互联网厂商为了自己的商业利益,也只会给广告商提供一部分数据。
文章插图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James Grimmelmann等反对者的意思,就是web3让个人隐私归用户的实现途径是将所有人的隐私都公开,就好比是“如果给每一个人发钱,就基本等于都不发钱”。而用户数据还只是web3自相矛盾的一个小小的体现,更为严峻的挑战,是在web3的愿景中价值都归用户所有,那么谁来为web3早期的启动提供资源呢?
web3的狂热支持者给出的答案,是发起者“自带干粮”。可遗憾的是,互联网人自带干粮建设互联网世界的故事,早在三十年前就已经发生过一次了,并且随着互联网精神的凋零,这样的故事显然很难重演。web1、web2时代互联网厂商驱动新业务采用的跑马圈地模式,前期烧钱就是为了吸引用户、进而在后期垄断市场时回收这些投入。这也是为什么相比于元宇宙,目前互联网公司几乎都对于web3兴趣缺缺的原因所在。
文章插图
Twitter前CEO Jack Dorsey甚至认为认为,用户并不拥有web3。web3的实际拥有者是项目背后的风投机构(VC)及其有限合伙人(LP),他表示,“Web3永远不能逃离他们的激励。最终成了一个带有不同标签的中心化实体”。
没错,当下区块链领域的症结,就是它带给创始人和早期参与者惊人的红利,并且越是后参与者拿到的激励就越少。而这一模式之下催生的则是疯狂的炒币者、割韭菜的ICO/DeFi/NFT项目,已经成为了投机者和骗子的乐园。
事实上,让互联网厂商对于web3浪潮不屑一顾的关键点,是其背后的“无政府主义幽灵”。不依附于某中心的网络服务商(域名、服务器等)存在、 去中心化存储、分布式共识,让web3描述的世界“过于自由”。蒂姆·伯纳斯·李在万维网诞生三十周年之际提出目前互联网存在的三大问题,“故意、恶意的企图(黑客行为)”、“建立不当激励、牺牲用户价值的系统设计(标题党)”、“仁慈设计产生的意外负面结果(网络语言暴力)”,显然只会在web3的世界里更为严重。
文章插图
【 用户|web3到底是什么?只是一场永远醒不来的梦】“让用户东西的归用户”,虽然web3的这个愿景是美好的,但如今这个互联网世界已经容不下这点美好了。
推荐阅读
- 用户|淘宝将实现退货秒退款,每年至少要交88元,亚马逊直接退款不退货
- q4|名创优品发力线上业务,持续提升用户复购与黏性
- 记忆点|如何通过“心智塑造”轻松赢得用户
- 买家|网购到底有多不靠谱?看完网友分享的这10张照片让你知晓一切
- 用户|华为花瓣搜索引擎 Petal 在国内正式上线
- 企业|企业微信携1.8亿用户“逼宫”,钉钉慌不?
- 乱象|微信治理互联网用户账号运营乱象,“南京头条”“高考山东”等遭清理
- 出发票|给经销商提供支持:很多人不知道,经销商才是厂家的第一用户
- 跑路|又一电商平台倒下,老板带着200亿巨款跑路,用户投诉无门!
- 鸿海|「PW热点」华为花瓣搜索引擎Petal Search已经面向国内用户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