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入陷阱中,就已经决定了,断绝与受众群体的链接。
而避开陷阱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只有两个字:关联。
在这一条关系链上,与哪些元素产生关联?与哪些行为有关联?与哪些场景、物品、人、心理等等有关联?
那么关联之后呢?
关联之后需要做的就是影响。
符号,就是最直观,最能被感知,最能施加影响的。
所以,符号在营销传播中应当怎么运用呢?
答案是构建系统的符号。
独立的符号只能影响一时,系统的符号才可以长时间的产生作用和影响。
从以下五方面进行思考和设计:

文章插图
1.元素强化,彼此协同:列出产品/品牌相关的所有可以影响到和被受众群体接触到的元素。比如:LOGO、包装、色彩、质感、文字、声音等等元素。
尽可能的放大能影响的受众群体的元素,叠加作用和影响。
2.注重情绪引导:引导喜怒哀乐,产生共情,呼唤记忆和体验,促使做出感性决定。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生硬的进行情绪引导。
最常见的方式:某些特定的节日或事件引起的,公众性情绪反应,进行适当的引导或加强。
引动群体情绪与个体情绪的区别是,让群体情绪爆发在同一个点上。
最难的方式:经过长时间的情感培养,与受众群体共同经历过的,对受众群体有过影响的,值得铭记与怀念的。这是一种长久的陪伴,长久的触达,共同留存下来的,也是最困难的一种情绪引导方式。(这种难并不是方法上的难,而是体现在时间上)
3.高频行为关联;与场景、习惯、生活等高频行为产生关联,重复强调某种高频行为,而不是一味地突出产品怎么好。
以某种高频行为诱因,在激发高频行为时,第一时间联想到就获得了成功。
4.便于传递:在三个方向做文章。
其一,使受众群体乐于分享,自主自发地传递信息,而非“胁迫”。最简单的方式莫过于使其与分享者产生强关联性,激发分享者的表现欲,分享话题(内容、产品、品牌等)既是分享自己;
其二,方便传递,简化不复杂。口述分享时方便表述,几句话甚至一两句话就能描述的出。接受信息者同样容易接受,识别起来简单,通过描述就可联想出基本状态;
其三,印象深刻,做到传递不是目的,目的是让人记住,留下深刻印象,能成为每个信息接受者的话题或谈资。
需要有一个注意事项,尤其是作为谈资、口述传递,过程多了会容易变形,或丢掉信息或夸张某些部分或添油加醋,所以一定要增强传递的核心,并且围绕核心打造,让传递的内容具有明确的指向性。
5.易于识别:记住三个关键词方便、简单、突出。方便的容易产生联想,通过某些日常信息即可触动;简单的容易记忆;突出的引起关注,提升兴趣,增强识别。提高粉碎效应的考验。
这五个方面,既可以融合,也可以独立思考和设计。
强调一下“符号”的重要性。
比如相亲或者找对象,一个人内心很善良、有爱心、很体贴,但是这个人的外表邋里邋遢,或者长得比较丑,或者是奇装异服的装束,总之第一眼就被这个人身上的“符号”给劝退了,那么你还有兴趣去了解他的内心吗?还有想法与他接触要认识他的为人吗?
推荐阅读
- 盲盒|上海制定反垄断、互联网营销算法、盲盒经营活动等新业态合规指引
- 阿里巴巴集团|麦当劳中国与阿里巴巴合作升级,将聚焦会员服务、IP合作、全渠道营销等新领域
- 反常识|给营销、品牌、市场从业者的4条反常识建议
- 产品|百年广告营销大观
- 投诉|APP拉新营销套路多!小红书元旦拉新活动被指虚假营销,玩不起
- 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巨人网络:拟与黄金搭档就消费品数字营销领域展开合作
- 三星电子|消息称三星为挽回中国市场新设专门团队,主要负责营销战略
- 培训班|黄山茶叶线上品牌营销项目数字乡村培训班圆满落幕
- 东大门|在县城开服装店:比新消费更懂营销,比电商更懂下沉
- bB2B营销平台搭建实战(四):“千人千面”的官网内容营销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