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页|增长实践中常见错误,你一定中招过( 三 )
这三层逻辑也帮我们指明了实验的方向就是尽量做第一二层或者靠近第一二层的增长实验。但是什么算是靠近第一二层的增长实验,这就引出了我们根据业务理解制作增长飞轮的内容了。
或者我们换一个说法就是增长的引爆点,比如当年Uber就有一张流传的餐巾纸图,更多的司机,就有更短的接单时间,会吸引更多的乘客。
文章插图
以亚马逊的增长飞轮为例,我们不难发现这个飞轮其实都在描述第一层业务逻辑,只有简单的供需两端的一个描述。
文章插图
我们会发现核心是匹配商品和用户,那么我们去做一个搜索的索引优化可能会好过一次优质商品来拉新销售能够给增长带来长期的影响。
这并不是说一次优质商品不重要,而是说短期和长期的一种权衡。可能落到具体的策略上会去做一个优质商品拉新,但是平台不一定一直会有优质商品。做增长实验你要明白你的长期壁垒到底是什么,长期壁垒到底是什么往往是对第一层业务和第二层业务的理解。
3. 具体增长实现在实验什么在理解增长飞轮之后我们可以看看第三层具体实施的实验到底在实验什么。
我们认为三个方面第一是替换成本,替换成本中一部分是降低用户进入交易的成本,降低交易成本,这可能是优化使用流程,初始化流程,提升用户的认知等等,另外一种替换成本是提升用户的迁移成本,比如制定积分,会员,充值等功能,都是提升用户的迁移成本。
第三种我认为修改用户的交易模型,比如发券降价是一种修改交易模型的方式,其次是定价,补贴,赠品,试用,先用后买,自助,团购,促销,打包购买都是修改交易模式的方法。
其次可以通过提升产品价值的方法进行,比如同样的价格买到更好的服务,或者更多的功能,这个是在修改交易模型。
二、标准流程保证实践中减少错误使用标准的实验流程就是减少错误最好的方法,标准流程意味着这个流程是以前很多人迭代总结的,意味着它是一个思考框架,意味着你按照这个想可以把很多你想不到的点都规避了。
那么一个标准的实验流程的核心逻辑有哪些呢,我们在这里不讲实验名称和时间等基础信息,我们讲一下核心逻辑。
1. 实验的整体流程一个标准的实验流程通常从看清现状开始,因为只有知道当前的位置,提出问题,才能知道你要往哪里走,走多远,进而评估增长价值。
实验流程:
- 现状看清,洞察数据
- 给出猜想用户问题
- 基于猜想(用户问题痛点),逻辑推理出解决方案(实验方案)
- 收益预估
- 推进解决方案上线,给出实验结果
同时是你做实验时候权衡的依据。因为大部分的实验都是有价值的(更重要的是价值量的多少),所以要思考的更多的量化收益的部分(demands)。
只有这部分有了相当于预知了产出,通常一个公司的研发资源等可以被看作固定成本下的机会成本,所以通过评估收益可以权衡实验的优先级。
最终收益评估是不能跳过的,很多人会在实验结束后通过复盘的方式来评估收益,这种方式看似与预估收益类似,但是却少了权衡和预估猜测的训练阶段,套用《运营之光》作者的一句话,好的运营最终的运营结果可以预估,过程和策略可以拆解,可以监控。
推荐阅读
- 智慧销售|国务院:加快优化智能化产品和服务运营,培育智慧销售、无人配送、智能制造、反向定制等新增长点
- 跨境电商|商务部:跨境电商5年增长近10倍,去年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 火狐|火狐回应 Firefox 无法访问网页:服务器更新触发 bug,现已解决
- 误区|产品驱动增长 PLG 风靡,一文聊透机会与误区
- 电子商务|西南商报:四川网络交易额首次突破4万亿元 同比增长13%
- 银行信用卡|京东白条升级为“白条卡”只是“业务落地”?背后的业务逻辑究竟是什么?
- 信息页|企业微信4.0重大版本正式发布:支持微信客服、视频号
- Log4j|2021 网络攻击同比增长 50%,Log4j 漏洞“功不可没”
- 网络安全|2021 网络攻击同比增长 50%,Log4j 漏洞“功不可没”
- 苹果|应用商店销售额快速增长 2021年苹果向开发者支付超过60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