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人脸也能被“偷走”?这些漏洞要当心了( 二 )



【 多模态|人脸也能被“偷走”?这些漏洞要当心了】落地场景多元

在金融领域,人脸识别已成为市面上多数金融APP的“标配”,解锁、认证、支付、转账……无一不需“刷脸”。

随着监管趋严,金融机构在身份核验等领域也面临相应的监管合规要求。为筑牢人脸识别“防火墙”,截至目前,中关村科金已与多家银行、信托机构达成合作,为机构提供安全可靠的人脸识别技术服务。

比如,在授信、用信、查看转账记录和消费记录等敏感信息这样的场景下,会为用户匹配体验相对较差、但安全性更高的核验流程;而在不涉及敏感信息变动的相对低风险场景中,则会自动为用户匹配体验更好同时也相对安全的核验流程。

截至目前,得助多模态生物防伪与安全平台已应用于多个金融业务场景。例如,当前有“黑灰产中介”以牟利为目的,诱导消费者委托其代理维权,让金融机构不堪其扰。在某大型呼叫中心,该平台可以用于识别代理维权机构,通过声纹识别和语音伪造检测,明确用户是否为本人。

除此之外,在智慧城市监管方面,如网络黑户的蛀虫发现、公安舆情稽查赋能等场景中,均已落地。

在后疫情时代,“无接触”金融服务需求量不断激增,多模态生物识别技术可以帮助解决“戴口罩”、“无接触”难题,满足人员快速流动和疫情安全防控的双重要求。

中关村科金在人工智能、大数据、音视频通讯等前沿技术领域形成多项核心能力,以“得助”系列智能产品为支撑,已为400余家金融、零售、大健康、教育等企业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