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为什么向突厥称臣纳贡12年 突厥与大唐兴衰( 二 )
唐朝统一全国后 , 突厥人看到不可能像以往那样从各个割据者手中勒索财物了 , 因此趁唐朝国力还不十分强大之际 , 连年进扰内地 , 掠夺人口和财富 。突厥颉利可汗曾亲率大军15万入攻并州(今山西全境和河北、内蒙部分地 区) , 掳掠男女5000余口;又曾率骑兵10余万大掠朔州、进袭太原;更于626年李世民刚刚即位之时率兵20万直逼唐都长安城外渭水便桥之北 , 距长安城仅40里 , 京师震动 。唐太宗被迫设疑兵之计 , 亲率臣下及将士隔渭水与颉利对话 。颉利既见唐军军容威严 , 又见太宗许以金帛财物 , 与之结盟 , 表示臣服 , 才领兵而退 , 这就是历史上的“渭水之盟” 。
李世民即位后 , 任人唯贤 , 知人善用;广开言路 , 虚心纳谏 , 注重经济发展 , 增强军事实力 , 一直到贞观三年(629年)以后 , 唐朝对突厥的臣服终于有了改 变 。此时 , 唐朝军队的作战能力大大提高 , 兵源极广 , 士兵人数也大幅度攀升;相反 , 突厥的实力却逐渐下降 , 一些属国纷纷起来反抗 , 突厥上层统治者中间又出现分裂 , 形势出现了有利于唐朝的变化 。
从617年到629年的这12年里 , 雄才大略的李世民无时无刻不在考虑如何解决突厥问题 , 无时无刻不在为突厥问题而咬牙切齿 。时机 , 时机 , 他在等待时机 。贞观三年(629年) , 李世民在综合分析当前形势 , 做好充分军事准备后 , 认为彻底解决突厥问题的时机已经成熟 , 决定出兵突厥 , 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 彻底消除自己心中隐忍了12年的阴影 , 彻底改写大唐帝国向突厥“称臣纳贡”的历史 , 命李靖率领唐军主动出击突厥 , 大败突厥军 , 活捉颉利可汗 , 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至此 , 李世民对突厥的臣服历史宣告结束 。
【李世民为什么向突厥称臣纳贡12年 突厥与大唐兴衰】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有作为的皇帝 , 他不仅以善于知人用人 , 勇于纳谏改过 , 创造出“贞观之治”的繁荣局面而名垂后世 , 同时他为统一全国及时调整与突厥关系的大局意识和他12年来不惜向胡狄之国称臣纳贡的忍耐能力 , 也值得后人学习和借鉴 。
推荐阅读
- 《红楼梦》为什么宣扬“同日生的就是夫妻”?
- 红楼梦中宝珠是谁?宝珠为什么做了秦可卿的义女
- 岳飞和秦桧的故事 秦桧为什么要陷害岳飞?
- 揭秘汉成帝刘骜为什么死在赵合德床上?
- 夏桀是个什么样的人?夏桀为什么会成为亡国之君
- 杨文干事件内幕 秦王李世民为权力陷害亲哥哥
- 揭秘为什么民间拜关公不拜张飞的原因
- 古人为什么要为父母守孝三年呢?守孝三年的来历
-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真迹的去向之谜
- 奇特的武侠现象 为什么小说中的江湖充满处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