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是小小的红薯造就了大清的“康乾盛世”( 二 )
中国古代提高土地利用率的方式主要有复种制、轮作复种制、间作套种及混作制等几种形式 。复种制指在同一块田地上一年收种两熟三熟,我国自春秋战国已经创始;轮作是指有计划地轮换种植不同作物的农作制度,以区别于种植同一作物的连种制,魏晋以前我国已较普遍地建立了豆谷轮作制;间作套种指在某一作物生长期内,同期间隔播种两种作物或于预留空行内补种作物的栽培方式,我国早在汉代已经创始;混作则是指在同一地块上同时播种多种作物的一种种植制度 。中国农民很早就认识到了这些耕作制度有着多方面的优点:可以充分利用光热和水土资源,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一定的组合可增加土壤的肥力,保障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一定的组合有助于消灭杂草、减少病虫害,保障农业的稳产和高产 。
番薯,玉米的引入丰富了我国多熟种植和间作套种的内容,而且可以不占水稻,玉米生产的农事,实现在一块土地的两熟和三熟 。
从番薯种植的这两个特点来看,清代耕地面积和人口都增加四倍也就不足为奇了 。而且即使清朝中后期如何战乱与饥荒,中国人口也能维持在3到4亿 。那些提出康乾盛世的人,是否也认为清末也是盛世呢 。可惜中国历史从来都是统治者的历史,从来不会关注农民如何,更不会关注番薯的引入有什么作用了 。
【原来是小小的红薯造就了大清的“康乾盛世”】但是也应该看到,番薯给中国带了人口盛世,但并未把中国带入强国 。虽然中国的人口多了四亿,但是清朝的闭关锁国和对科技文化的摧残,使中国的社会发展停滞不前 。清朝的落后挨打正是这个盛世时期形成的 。在明末,中国科技、经济与西方不相上下,军事上也可与西方抗衡 。而经过这个康乾盛世后,中国就远远的落后于西方 。在西方殖民者眼里康乾盛世时中国不过是一个盛产茶叶的黑非洲而已 。
推荐阅读
- 《红楼梦》为什么宣扬“同日生的就是夫妻”?
- 耶律大石是怎么样的人?历史如何评价耶律大石
- 葡萄牙也是倭寇?明朝和葡萄牙有什么恩怨史?
- 唐僧前身是如来徒弟金蝉子?和尚不承认?
- 高丽王国是安徽人建立的 朝鲜是东北人建立的?
- 李白真死于自己的水中捞月吗?他是怎么死的
- 杨大眼是怎么死的 杨大眼是被他儿子所杀?
- 和氏璧是哪国的 和氏璧的由来
- 金庸笔下表哥都是高富帅负心汉 是影射徐志摩?
- 爱国诗人屈原之死疑云 自杀说未必是事件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