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昭佩竟因一事被逼着跳井 尸体裹席休弃回娘家

有人说,所谓红颜薄命,不过是因为红颜更容易被关注到,那些相貌平平的女子亦有很多不幸、颠沛流离,却往往湮没不闻 。
从古至今,社会给女子自由选择的空间一直不大,无论貌与不貌,才与不才,能幸福的比率一直都很低 。
皇后被休弃只有出家一条路可走,贵族小姐的父亲犯了事,往往会被卖入青楼 。仿佛女子只有这几个去处 。李世民的高阳公主曾赌气说过一句话,“我不要嫁什么房家,我宁可嫁给田舍翁,做他的糟糕之妻!”
身为贵族女子命运往往更为不幸,比起寻常百姓,她们没有自由 。
徐昭佩作为一个被笑了千年的“徐娘半老”成语的发明创造者,其实有着不为人知的心酸 。这个人还颇有些胆识和见识,只不过淹没在讥笑和谩骂声中了 。
徐昭佩是南梁武帝之子萧绎的偏妃,其实就是妻子,是正室,只是萧绎看不上她,一直不立她为后 。
天监十六年(公元517年),徐昭佩被册封为湘东王妃,她先后为萧绎生下了世子萧方和公主萧含贞 。然而这也没能令萧绎对她有怜悯之情,依旧冷落她 。
相传徐昭佩出嫁的时候,送亲的马车走到西州,突然挂起一阵飓风,损屋折树,雨雪交加,萧绎就以为不祥 。
祥与不祥不在天意,而在人心 。不喜欢,可以找出一万条理由 。喜欢,一条理由都不需要 。
后人揣测徐昭佩中年艳丽,花枝招展,说明她年轻时候明艳动人 。怕是夸大其词吧?若是明艳动人,萧绎怎会冷落?还是相貌平平,起码没有令萧绎心动的地方 。
萧绎长的也挺性冷的,对女色本来就一般般,皇帝当的也一般,那么他业余时间都干什么呢?看书 。
史书上说他性好书籍,在江陵时,借抄私家藏书最多 。平定侯景之乱后,收“文德殿”藏书及其他公私典籍7万余卷 。自著《金缕子》称:自聚书以来40年,得8万卷 。
小编家藏书甚多,从巨大的书橱一直流淌到地下室,但绝对没有8万卷那么多 。小编对爱读书的人颇为理解,的确有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淡漠神情,很可能一半以上时间都在书中神游,缥缈不知今夕何夕 。
所以,文艺气质太浓的皇帝亡国是必然的,元神经常性的出窍,能有心思治理国家吗?
萧绎确实有才,才华不在李煜、宋徽宗之下,放在今天那是知乎大神,8万卷书,在信息相对闭塞的古代,那绝对是博学大儒了 。
在历代取得文学地位的帝王之中,“四萧”(梁武帝萧衍与三个儿子萧统、萧纲、萧绎)堪比“三曹”(曹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萧绎又是“四萧”之中的佼佼者,文学成就堪称翘楚,在五千年中国历史出现的数百个帝王之中留下的著作为第一丰富,并且唯一留下作为诸子百家学说“子”部著作的《金楼子》,在中华文化历史上镌刻下自己的名字 。
他虽没有宋徽宗那样直到今日仍未被超越的“瘦金体”书法水准,但若论及绘画水平,漫漫五千年历史百来个帝王之中,无人可出其右 。他所画的《职贡图》,记录了前来南梁朝贡的当时各个小国的人物形象,上面有金发碧眼的波斯胡人,也有浑身只披一块白布的黑人,因此,这不但是艺术史上不可多得的一件珍品,更是研究中国古代朝贡史极为珍贵的一份资料 。
除去作为文学家、诗人、学者、皇帝、画家、书法家的身份之外,他还是一名音乐理论家,对中医的研究放到今天可拿博士头衔;他的围棋水平至少是九段高手,因为他也写了好几本棋谱研究 。
他是姓氏学家,也是玄学研究高手,在众多研究周易专家之中仍可占据显赫的地位 。
他甚至还写了一本兵书《玉韬》 。
看到这里,我们就可以体会他妻子的心情了 。
艺术世界的情爱,要比现实世界来的纯粹、深刻和真挚 。沉浸艺术世界的人,往往对现实的情爱较为疏离 。
徐昭佩是个世俗气很重的女子,她纵是漂亮,也是世俗的漂亮,她不爱读书,性格又浮躁、浮华,萧绎又是非常简朴的人,一味沉浸在精神世界,这样两个人,根本是强扭在一起的两个瓜,感情能好吗?
只有互相鄙夷,互相看不对眼而已 。
【徐昭佩竟因一事被逼着跳井 尸体裹席休弃回娘家】如果有个像大小周后那样的文艺女生,不信萧绎不喜欢 。
萧绎整日与文士们切磋文学,很少去看徐昭佩,当时她正值妙龄,满腔怒火无处发泄 。有一天,徐昭佩听说萧绎来了,于是赶紧梳洗打扮,而且只画半面妆 。萧绎有眼疾,一只眼不能视物,心里本来就自卑、敏感,看见徐昭佩的这幅打扮,焉有不生气之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