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死后谁接班 他最信任的一个武将竟是他!( 五 )
NO4.董允
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曾写道:侍中郭攸之、费伟、董允等……,先帝简拔以遗陛下……至于创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伟、允之任也……苦无与德之言,则责莜之、讳、允等之但,以用其咎 。这位诸葛亮眼中贤臣的过允,也是蜀汉后期的主要重臣之一 。诸葛亮北伐时,后主刘禅还过分年轻,判断力不成熟,使以做事一向公正严明的董允,协助后主摒除奸邪、并升迁为传中,领虎资中郎将,统率亲卫兵 。郭攸之和费伟,性格较温和,故进谏纳言的工作,几乎全由董允负责,连后主刘禅都畏惧他三分 。蒋琬进驻汉中后,成都军政大事由费伟负责,董允成为费伟最好的助手 。刘禅宠爱宦官黄皓,黄皓陪慧反应灵敏常会卖弄小聪明,唯一治得了他的便是董允 。终董允之世,黄皓之地位不过黄门丞,发挥不了影响力 。董允,字休昭,系今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分水镇人 。董允为三国时期有名的政治家董和之子 。
公元227年,远离蜀汉首府成都的陕西汉中 。早春季节,刚刚升起的太阳还带着些微的寒意 。林木森森的郊外,一队队威武的士兵手执戈戟,精神抖擞,等待丞相诸葛亮下令,首出祁山北伐曹魏 。这时的诸葛亮还在军帐中沉吟着,头戴纶巾的他,轻轻地摇着鹅毛扇,脸上露出一丝忧虑的神色 。他想到缺乏经验喜好享乐的后主刘禅,总是不放心,此一去凶多吉少,刘禅独自处理国家大事,如有个三长两短,怎对得起先皇刘备的托孤之情?
诸葛亮是个心细谨慎之人,他早已把朝廷中的人事安排想好拟定 。于是掏出昨晚写就的《出师表》,郑重地交给等在营门外的特使,让他星夜驰回成都,呈奉刘禅 。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劝谕后主“亲贤臣,远小人”,并推荐了他认为能负责国家大事的贤人良臣:“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诸葛亮称赞的三人之一的董允,就是泸州人引以自豪的邻里同乡 。随着诸葛亮《出师表》的广为流传和影响,董允的声名也愈来愈大,愈来愈响亮 。
董允为官一生,两袖清风,淡泊名利 。鉴于其政绩显著,很多蜀汉官员甚至担任了益州刺史的蒋琬都上书刘禅,希望能给董允加官进爵,奖赏食邑,但都被董允一一拒绝 。据说有一次刘禅采纳了一位官员的建议,悄悄地把整个分水镇划在董允的名下,作为他及其子子孙孙的享用之地 。听说此事之后,董允一面上书刘禅,坚决不受,一面骑着马不分昼夜赶回分水镇,烧掉地契,将分到的田土一一退回给乡民 。董允的这一举动,感动了分水乡民,他们至今都还在津津乐道地传说着这个故事呢 。
董允为人正直谦和,总是平等待人,礼贤下士 。据说有一年春天,长久在外的董允,忽然思乡心切,想回到家乡分水,听听熟悉的乡音,看看秀丽的山水,便约了尚书令费祎等好友,一起回家游玩 。车驾已经备好,正打算出门时,刘禅的一个年轻的侍从董恢慕名来访,董允立即热情地接待了他 。董恢见此,大为感动,但又十分不安,便请求告辞,下次再来 。董允不许他走,坚持请他坐下来:“我与费祎等好友出游就是为了放言畅谈,现在先生光临寒舍,正是说话交流的好机会,我怎能错过此次会谈呢?”于是董允放弃了回家乡探视的愿望,与董恢彻夜长谈 。
董允就是这样,在宦海风浪,人生漩涡中,始终恪守清正廉洁的政治操守,为蜀汉、为人民着想 。因而受到蜀汉士民的尊重,将他与诸葛亮、蒋琬、费祎并列称之为“四英” 。即使他的脚步已经远去,蜀汉人民依然怀念他,想念他 。为此,董允家乡的乡民于分水镇大悲村董允坝为他择地建墓,传说为衣冠冢 。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时任泸州刺史的阮时升曾修葺董允墓,并立墓碑和诗碑各一块 。阮时升在其诗中盛赞董允的道德功绩:
功著两朝存故里,人亡千载只孤坟 。
山河未改生前旧,禾黍今瞻陇下耘 。
遗冢有墓犹识性,荐萍无主独悲君 。
遥知英爽依然在,欲挽炎精日已曛 。
NO5.杨仪
诸葛亮病逝前线,对于驻守五文原的蜀汉大军而言,是个空前危机 。主将去世全军士气势必低落,是否能安全地从敌军的监视下,脱险而退,便是诸葛亮临死前最为忧虑担心的事了 。魏延气盖三军,姜维智勇双全,王平经验老到,费讳协调力佳,但诸葛亮认为他们可能都无力掌握大局撤兵的规划,需要审慎紧密的思考及行政能力,诸葛亮左思古想,最后仍然选定备受争议、人缘不佳的行政高手——首席参谋杨仪 。在北伐前线中,诸葛亮最需要的两个人,便是杨仪和魏延了 。这一文一武之才几乎、是蜀汉北征军之宝,偏偏这两个人都情才做物,彼此争执得非常厉害 。五丈原病重时,诸葛亮在衡量各方面得失利害后,仍派杨仪指挥共监督撤军工作,果然杨仪发挥了过人天才.领导蜀汉大军迅速脱离险既不过,也因而发生魏廷不服命令,兵败被杀的悲剧 。但诸葛亮生前,对杨仪个性猖狭、与人不和的毛病深为头痛 。他深知这种人只是高明的幕僚,但绝非优秀的领导人 。因此他途命中安排的继承人,是个性豁达的蒋现 。当他知道诸葛亮同意的继承人是蒋琬时,大为不悦,不但公开蔑视蒋琬,更为自己未拥实权,强烈地表达对诸葛亮的不满 。杨仪的激烈反弹,立刻造成蜀汉新政权的不稳,蒋琬在无可奈何下,只好派遣和杨仪交情较好的费伟前往安慰 。想不到杨仪见到费伟,感触更多,甚至目出恶言,略带威胁和埋怨表示:“当时丞相(诸葛亮)去世时,我如果举军投降曹魏;反而将会得到大功劳绝不会像现在一般的落寞;真是让人悔恨的结果呀厂费伟大惊,不敢隐瞒,立刻向朝廷密告 。蒋藐琬惜杨仪功劳于建兴十三年 。免其死罪,仅废为庶人,流放汉嘉郡 。。想不到杨仪却认为是奇耻大辱,决心赴死,他变本加厉,上书公然指责朝廷不公平,词意相当强悍而不驯,蒋琬不得己之下,命郡令逮捕杨仪,杨仪在狱中自杀而死 。
推荐阅读
- 乞伏乾归有多少个子女 乞伏乾归的子女都是谁
- 红楼梦中宝珠是谁?宝珠为什么做了秦可卿的义女
- 韩世忠怎么死的?南宋名将韩世忠死后葬在哪里
- 孙二娘嫁给了谁?母夜叉孙二娘与张青的爱情故事
- 北齐文宣帝高洋有几个老婆 高洋的老婆是谁
- 和硕柔嘉公主是谁?顺治帝养女和硕柔嘉公主简介
- 中国史上唯一的状元驸马是谁?
- 丁春秋的师叔是谁?丁春秋的师叔天山童姥简介
- 三国历史上诸葛亮北伐失败背后的战略误判
- 古代文人笔下的阴间妓院 死后重操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