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战役中的淡定哥 司令王耀武淡定被活捉
“三李不如一王”,这是当年黄埔系军人们中流传的一句口头禅 。三李,指的是李仙洲、李延年、李玉堂 。一王,即王耀武 。他们同是山东老乡,又都出身黄埔,但八年抗战下来,王耀武一路飙升到“第四方面军司令长官”,与卢汉、汤恩伯等平起平坐 。但这位驰骋千里的抗日名将,最终在1948年兵败济南大明湖 。
1948:一位抗日名将的“成仁祠”
如今,沿着济南大明湖北岸的月下亭,沿着成仁祠前的一条小路,向东北走,便见青砖砌成的一个拱形门 。过了拱形门,里面是一个狭小的院落 。迎面的北墙是一张巨幅“济南战役城区攻坚战”画,画的下面,是一个高约1米的小拱形门,一个小木牌醒目地标示着它的与众不同之处: “王耀武逃跑处” 。
院落的西侧开着一个高约1.8米,宽约1米的长方门,里面便是“济南战役”时王耀武的临时指挥部 。进门后,先是一段狭长的甬道,走过10多米,南壁出现一个半人高的小门,进去后,便是当年王耀武坐镇济南战役的地下室 。
房间的结构简单,一段东西向的隔墙将地下室分成两部分,南墙有两个窗口,直对大明湖,当年王耀武就是通过这两个窗口观察外面动静的 。地下室的西侧,放置着一张老式长条桌和两把太师椅 。一张摆在桌子上的《济南战役态势图》 。地下室的南墙厚度约为五六米,坚固程度可见一斑 。
1948年9月24日,正是在这间地下室里,国民党第二绥靖区司令长官、山东省政府主席、济南城国军最高指挥官王耀武已是坐立不安 。外面,炮声、喊杀声响成一片……
有关这段历史,已故的曾给王耀武做过秘书的王昭建在《在王耀武指挥部的见闻》一书中是这样回忆的:
9月24日清晨,他(王耀武)命令提前开饭,然后把下属召集到大殿中,发表了最后一次讲话 。
他说,我们校官以上的军人,都有校长(蒋介石)给的一把短剑,上面刻着“成功”和“成仁”二字 。意在让我们作战时一定要死战,不成功便成仁 。所以那天我一看到这里“成仁祠”三个字,立刻就觉得犯了 “忌” 。现在我们外无援兵,内有叛逆(指吴化文起义),在十倍于我们的重兵之下,已经苦战了八天,尽到了军人的天职,无愧于心 。
接着,他说,至此,我王耀武已经无“用武之地”,但我们不能“成仁” 。第一,我们已经尽了天职;第二,这是内战,不同于抗日 。假如我们自戕,必遭后人耻笑 。因此,我奉劝大家,放下这已无用的武器,该投亲投亲,该投友投友,自求生路去吧 。而我是黄埔三期学生,不能擅自投共,我将亲率军士,向北突围,以报校长栽培之恩!
谈话间,不少人痛哭失声,王耀武眼圈发红,大声说:“大家冷静,哭是没用的 。”
这种看似对部属谈话,实则自言自语、自问自答式的表述,恰是王耀武经过了充分的思想斗争和慎重的思考后内心世界的真实反映 。
王耀武出身农家,做过店员,打过杂,能吃苦,韧劲足,有勇有谋,善于处世,在商场也长袖善舞,聚财颇丰,有充足实力打理上下关系 。这诸多因素相加,或许正是他扶摇直上的原因 。1926年毕业时,王尚为少尉排长,10年后便坐上了少将师长宝座,统领千军万马,备受蒋介石赏识 。
1937年7月抗战开始后,王耀武的军事生涯迎来一个高峰 。从“八一三”淞沪会战一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王耀武转战数省,驰骋千里,大小战役上百次,重创日军,屡立战功 。七十四军由此被称为“抗日铁军” 。
关于七十四军虎威,当时还不认识王耀武的王昭建已多有耳闻 。“三李不如一王啊!”这是当年黄埔系军人们中流传的一句口头禅 。三李,指的是李仙洲、李延年、李玉堂 。一王,即王耀武 。他们同是山东老乡,又都出身黄埔,论资历,“三李”个个是黄埔一期学长,早年军衔也比他高 。但8年抗战下来,王耀武如同坐了直升飞机一样,飙升到“第四方面军司令长官”,与卢汉、汤恩伯等平起平坐 。
历史不会忘记王耀武的抗日战功 。然而,抗日名将在国共战争中却威风不再 。
“打进济南府,活捉王耀武”
1946年1月,42岁的王耀武,以“山东总督”的身份履任,但七十四军,被蒋留作御林军,他麾下所统的七十三军,实力无法与他一手带出来的七十四军相抗衡 。
1948年,国共战局已经逆转 。在山东,昌乐、潍坊、张店、博山等相继被解放军攻陷,王耀武特飞南京向蒋介石进言,中央无力增援,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放弃济南,巩固徐兖防务,以利再战 。但蒋介石坚持济南必守 。7月,兖州解放,济南孤悬 。王耀武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只得硬着头皮困守孤城 。
推荐阅读
- 射雕中的郭黄恋 门不当户不对的经典结合
- 金瓶梅中的大款花子虚为何只混成了老四
- 谶语中的历史 秦国灭亡的三个神秘预言
- 奇特的武侠现象 为什么小说中的江湖充满处女?
- 哪些好汉被女人逼上梁山 水浒传中的红颜祸水
- 《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是如何过重阳节的?
- 她是谁?六十多个妻子中的一个竟然这么厉害
- 赵括真是庸将?长平战役之天欲亡我非战之罪
- 略计苦兴燕舍尽千般 细说天龙八部中的慕容复
- 忠臣杨业究竟死于何人之手?不是传说中的潘仁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