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与赫舍里皇后的“权色交易” 竟影响了半个世纪

康熙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帝王,在长达六十一年的帝王生涯中,康熙所染指的女人恐怕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楚,据史料记载,康熙的后妃,经过册封,有据可查的有六十余人,而那些身份低微的贵人、常在、答应等,那就数不胜数了,在封建社会中,后妃的作用无外乎两个,第一是伺候帝王并传宗接代的工具,第二则是政治上的联姻联亲,对于康熙而言,真正影响他的帝王大业的,当属他的第一位皇后——孝成仁皇后赫舍里氏 。
孝成仁皇后赫舍里氏,为日后康雍乾盛世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在清史中享有贤名,她是领待卫内大臣噶布喇的女儿,可能大家还是没搞清楚她是谁?笔者就说几个大家都知道名字,康熙朝的重臣索额图,和噶布喇是兄弟,赫舍里就是索额图的侄女,也是顾命大臣索尼的孙女,大家应该知道她的政治背景了 。
很多人觉得康熙之所以要与赫舍里联姻,并册封为皇后,最大的政治目的,就是要拉拢索尼及其的政治资源,对抗康熙初期的一个权臣——鳌拜,这个想法并没有错,但是,世事多变,赫舍里皇后以及其政治背景的巨大影响力,一直持续到康熙晚年甚至更为长远 。
让我们来梳理一下,顺治皇帝给康熙选了四位顾命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和鳌拜,都是经过了战争考验的重臣,然而,康熙初登大宝,鳌拜就开始横起来,结党营私、圈地乱国,由于鳌拜是大清有名的猛将,手握兵权,康熙暂时还无法与之抗衡,要想做一个真正的皇帝,就必须亲政,而要亲政,就必须铲除鳌拜,而要铲除鳌拜,就必须有属于自己的政治资源,并且要大于鳌拜的影响力 。本文为原创,未经官方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
于是,康熙及孝庄太皇太后不约而同地想到了索尼,索尼三朝老臣,是开国元勋,对顺治皇帝也有拥立之功,他办事干练,政治斗争经验丰富,而且还是四大顾命大臣之首,只有得到索尼的支持,才能铲除鳌拜,巩固康熙的帝位,于是康熙决定立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为皇后,拉拢索尼,康熙四年,二人举行了隆重的成婚仪式 。
果然,联姻之后,索尼立即出山,在索尼的帮助下,康熙终于亲政,并一举铲除鳌拜集团,在康熙皇帝政治经验和实力都还十分弱小的时候,赫舍里及其索氏家族的政治影响力,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
当然,这里要说明一点,康熙与赫舍里皇后属于两小无猜,成婚时,康熙十二岁,赫舍里皇后十三岁,两人共同经历了多次政治变故,感情一直很好,甚至可以说,赫舍里皇后是康熙一辈子中的真爱!这里没有任何的政治色彩,只有两个爱人之间的你侬我侬 。
后来,赫舍里皇后为康熙生下儿子胤礽后难产而死,康熙悲痛欲绝,当时正是平定三藩的重要时刻,康熙不顾前方战事吃紧,辍朝五日为大行皇后举办隆重的丧事,在赫舍里氏的梓宫停灵的二十五天的时间里,康熙竟然有二十天亲自前去举哀,足见他对亡妻的感情弥深 。
赫舍里皇后以生命为代价生下皇子胤礽,康熙觉得非常内疚,专门册封皇二子胤礽为皇太子,由此也可见康熙对赫舍里皇后的感情之深,须知,康熙之前的几位大清皇帝都没有立太子,也看得出康熙对索氏家族的重视,而且康熙对于胤礽也是相当喜爱,始终都是作为储君重点培养 。
索尼之子索额图,也就是赫舍里皇后的叔叔,在索尼死后逐渐走上政坛崭露头角,开始执掌朝政,成为康熙王朝的主要角色,他帮助康熙铲除鳌拜,消灭鳌拜党羽,在康熙平定三藩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在雅克萨之战后,主持与俄国签订《尼布楚条约》,在从征准格尔和平定台湾等重大事件的决策上,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康熙朝的前中期,康熙对索额图的信任是前所未有的 。本文为原创,未经官方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
同时,索尼的长子噶布喇、五子心裕,六子法保都是一等公爵位,赫舍里皇后的妹妹也顺利进宫,被康熙封为平妃,可见,索氏家族的政治背景力一直影响着康熙朝局,索氏一族,在康熙朝那是绝对的豪门望族 。
随着胤礽的逐渐成长,他与索额图的结合,成为了康熙朝局中的一股重要力量,列位看官应该清楚,正所谓月盈则亏,在索额图势力庞大时,另一股势力也在崛起,并与之抗衡,那就是康熙朝的另一位名相——纳兰明珠,明珠也很受康熙重用,在关于国家大事的决策上,和索额图一样,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只不过,明珠的背后,拥立的不是太子胤礽,而是皇长子胤禔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