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拍吧》:拍电影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二 )



《开拍吧》:拍电影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文章插图

影评人评分最高的郝杰,600个观众只有47人观看
很有意思的是,影评人评分与大众评分之间的“天壤之别”。在影评人那里,郝杰的《冯海的梦》拿到最高分7.38,但在观众那里,该短片的评分是最低的,只有5.1分,并且严重亏损了;王珞丹的《陪聊》,在影评人那里拿到全场最低的4.75分,但在观众那里拿到最高的8.2分,观影人数第二,成功回本。

《开拍吧》:拍电影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文章插图

王珞丹影评人打出最低分,观众给出最高分
这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真实的电影市场:影评人喜欢的,观众不一定喜欢;影评人给出高分的文艺片,观众可能打出差评;影评人口碑高的电影,可能票房惨淡;口碑中庸的商业片,却能够在市场上大卖……
是说明观众不识货,电影要完蛋吗?并非如此,而是更近于陈思诚说的,电影“只是一种你个人表达,和整个社会性的这种频率之间的共振问题”。因此,每个导演都需要有心理准备:你选择哪一条路径,你就得做好承受最坏结果的打算。
而影评人的打分,与观众的打分有差异,也相当正常。前者更多是艺术维度、电影史维度,但观众的评价依据,可能就只是这个故事好不好看、能不能打动我。影评人不必瞧不起观众,观众也完全不必因为自己喜欢某部低分电影不好意思,各美其美,才有电影市场的多元与繁荣。
总的来说,《开拍吧》是一档合格的行业综艺,对新人导演会有帮助,也有助于观众了解电影行业的内部运作,并且看到几部不错的短片。只是看的时候我一直在好奇,这类没有刻意“挑事”的行业综艺,真能吸引普通观众吗?所以就有了这篇文章的微薄支持。
《开拍吧》:拍电影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本期资深编辑邢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