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三年未获融资,业务收缩、被传裁员,美菜还能走多远?( 三 )
文章插图
此前,美菜曾推出县域合伙人计划,声称要争夺500个县城市场,合伙人负责县城的客户扩展和整体管理工作,希望用这一方式取代线下农产品批发市场,改革三四线城市的生鲜供应环节。
但三四线城市小B餐饮门店数字化意识低,传统零批市场根深蒂固,不少美菜县域合伙人蒙受大额亏损,2019年时,还暴发了县域合伙人围堵美菜网北京总部维权的冲突事件。
美菜网也在思考如何作出更多的改变。今年4月,美菜宣布升级为“美菜平台”模式,合作供应商可以在美菜上直接开店。但在之前,即有媒体称,美菜已退出数百个县城和10个中心城市,急剧向平台模式转型。据财经网报道,一位接近美菜的知情人士称这是公司自2021年初就开始的业务调整。
美菜的市场蛋糕也在被社区团购抢食。而在2018年8月,美菜索性上线“美家买菜”,试水社区团购生意,转身去开拓C端市场。
据了解,2019年2月,美菜陆续在40座城市招募了4000名分拣员和6000名配送司机,最高峰时期,美家买菜的用户数量超过2000万,年流水达到20亿元。但是,伴随着互联网巨头切入这个赛道,社区团购领域补贴力度加大,这个“烧钱”的业务对资金紧张的美菜来说,压力更大了。同时,和互联网巨头们相比,美菜也缺乏流量入口。在2020年底,美家买菜在多个城市的业务陆续关停。在社区团购大战中,美菜还是无奈终局。
生鲜电商的盈利困境针对B端业务的生鲜电商面对的是个巨大的市场。据统计,在2018年,中国餐饮行业市场规模达4.27万亿元,假设其中的餐饮企业有30%的食材采购成本,餐饮食材供应链市场体量就超过万亿元规模。各大互联网巨头、餐饮企业、O2O企业也长期布局这一赛道。2011年海底捞推出“蜀海”,为下游商户提供供应链托管运营服务;2015年,饿了么亦推出食材供应B2B平台“有菜”;2016年美团上线“美团快驴”,主要为美团外卖的商家提供财务对账、进货等服务。此外,橙心优选、多多买菜、叮咚买菜也相继推出B2B业务。
然而,以To B业务为主的生鲜电商们从诞生之日起,就绕不开盈利难题。商户对食材、质量、价格、售后服务要求都很高,非常考验它们的综合运营能力;而自建物流和供应链,更是让盈利变得难上加难。和美菜差不多同期成立成立的有菜,在2016年就曾传出过裁员的消息,当时业界就认为,有菜的商品价格过高,以及送货等服务环节不到位,以致被餐饮商家抛弃,才导致其业务江河日下。在2016年,有菜转型为“平台+自营”模式。但在2021年5月,有菜被饿了么宣布关停。
但现在,美菜却效仿有菜当年的方式,转型平台模式,其前途仍不明朗。毕竟,在有菜倒下之后,平台型生鲜B2B模式目前还没有成功先例。
栈道资本投资总监邓月红认为,生鲜行业最大的成本是流通成本,其盈利的核心在于规模,但目前来看,行业内真正能够做到规模经济的企业寥寥无几,绝大多数企业还处于“规模不经济”阶段。“未来能否做到规模经济,不仅考验企业的运营能力,还受到行业发展和竞争环境极大影响。”
但对于美菜网来说,无论它未来是否还能实现IPO,也依然要面临着难解的盈利问题。
本文由《财经天下》周刊旗下账号AI财经社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推荐阅读
- 客户|融资丨「DIA数皆智能」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东方富海独家投资
- 共享单车|哈啰顺风车:上线三年完单总量 3 亿,认证车主数量达 1800 万
- 瀚巍微电子|融资丨「瀚巍微电子」完成8000万人民币Pre-A+轮融资,光速中国和高榕资本联合领投
- 哈啰顺风车|哈啰顺风车:上线三年完单总量 3 亿,认证车主数量达 1800 万
- 春华资本|植物蛋白食品科技企业星期零获春华资本领投1亿美元B轮融资
- 客户体验管理|「猎云网首发」DIA数皆智能获东方富海近亿元B轮融资,聚焦全场景客户体验与数据驱动运营
- 蔡薇|服装供应链系统 SaaS 服务商领猫 SCM 完成超 1.6 亿元 A+ 轮融资
- 电商|东南亚电商服务综合SaaS平台“查明熊”获近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 交易|专注建设FICC自动化交易基础设施,量锐科技完成过亿元B轮融资
- 达人|“热度星选”完成亿元A+轮融资,梅花创投领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