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仁贵|薛仁贵的巅峰之战:两天三夜,五进五出,率3000虎贲杀透15万敌营( 二 )


薛仁贵想到了一个妙招,命将士们一起动手,买光了新城周围的白布,命人做成裹腿的白布和罩在身上的外衣 。当夜,便趁着雪色悄悄出发了 。
此时的辽东地区已到处是皑皑白雪,3000大唐虎贲在白衣的保护下,神不知鬼不觉地潜到扶余城附近,对聚集在那里的高句丽残军进行了致命的打击!
仅仅一夜功夫,啸聚在这里的20000高句丽残军便被打垮,唐军阵斩万余首级,再次取得大捷 。
这次奔袭的胜利,是唐军在高句丽战争的重大转折点!
因为,唐军都学会了如果在黑山白水之间保护自己,并利用强大的机动性有效地打击各地的叛军 。据考证,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利用“保护色”的战役 。
因此,夷灭高句丽,薛仁贵居功甚伟!
薛仁贵|薛仁贵的巅峰之战:两天三夜,五进五出,率3000虎贲杀透15万敌营
文章图片

05 内忧外患, 大唐鼎定高句丽
根据薛仁贵的经验,李勣命各处唐军效仿,高句丽各地的叛军刚发动不久,便被从天而降的唐军给夷灭了,让泉男建和泉男产两人十分沮丧 。
一直到了来年4月,高句丽北方的冰雪才开始融化,而灭国之战也到了最关键的时刻,并差点功败垂成!
事情是这样的,为了对高句丽发起最后的总攻,李勣决定一战而竟全功 。
于是,刘仁轨、黑齿常之被他征调而来,渡海至百济、新罗,组织这些藩属国对高句丽发出最后一击 。
按照李勣的设想:大唐无需承担兵力、后勤,在百济、新罗就地募兵,一起进攻,彻底断绝高句丽的生路 。刘仁轨曾经在百济扎根数年,经验足、人望兴,是不二的人选 。
李治虽然还想让刘仁轨继续帮他打击武则天的势力,不想放他离开,可是,权衡之下,也认为李勣的安排最妥当,便也同意了 。
接到征召后,这位大唐中枢的宰相二话没说,领命而来 。
刘仁轨一去,大唐朝内深孚众望的宰相就少了一位,人老、资格老的许敬宗便开始折腾起来了,开始反对继续东征 。
李勣带兵出去已经一年多了,而更早的契苾何力、高侃等人已经出征快2年了 。
战争对大唐国力的消耗十分剧烈,许敬宗趁机动议和高句丽罢战,等国力恢复后再来一次 。李治本不想理睬他,可此时的西域又传来噩讯:吐蕃出兵了!
如今主持吐蕃政权的不是松赞干布的后代,而是权相禄东赞的儿子赞若悉 。
唇亡齿寒,高句丽若是被大唐夷灭,从此大唐东北方向再无掣肘,今后再对付吐蕃就占据了主动权 。所以,大相禄东赞刚死不久(终于熬到战神苏定方去世后,才敢死掉),他的大儿子赞若悉不顾吐蕃贵族的反对,执意出兵西域 。
本来,刘仁轨手下大将已被调去西域 。
没想到,李治的点子太背,刚调走刘仁轨及其部下黑齿常之,吐蕃就出兵,让李治顿感被戏弄了 。可是,西域之重远胜高句丽,只要李治不昏,马上就能做出决断!
朝内大臣反对继续战争,西域那边吐蕃又跃马扬鞭席卷而来......在这种内忧外困之下,李勣来信了!
“陛下,当今之计应以东征为要!值此之际,臣建议假装与吐蕃王商议和亲,以离间吐蕃王和大相赞若悉,争取3月有余,臣有信心一战而竟全功!”
李勣的意思是让李治用“和亲”来笼络吐蕃王,利用吐蕃王的傀儡身份拖住权相赞若悉 。只要给东征大军3个月的时间,就可以凯旋而归,震慑吐蕃了!
李治认为此计甚妙,欣然应从 。
要和吐蕃“和亲”总得有公主吧?刚刚出生的太平公主就是现成的呀!
和谁“和亲”?当然是吐蕃王的儿子了,总不能厚颜无耻到把刚出生的婴儿嫁给吐蕃王吧!
为什么要“和亲”?这还用说嘛,文成公主不就嫁给松赞干布了嘛,如今我们大唐想亲上加亲,不可以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