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刘邦一生只写了两首诗,却“力压”乾隆的四万多首,差距在哪?
然王迹之兴,起於闾巷,合从讨伐,轶於三代,乡秦之禁,适足以资贤者为驱除难耳 。故愤发其所为天下雄,安在无土不王 。此乃传之所谓大圣乎?
我国古代历史上,共有2000多年处于封建时期,封建时期最高统治者是皇帝,共400多位 。
历史上的众多皇帝中,只有两个人草根出身,分别是朱元璋和刘邦,刘邦的一生可谓最为传奇,从逃犯一步步走向皇帝宝座,着实让人佩服 。
文章图片
01
《大风歌》
刘邦虽然是粗人,但也是个性情中人,写出的诗句真情流露,又充满霸气,《大风歌》想必大家都不陌生 。
大风起兮云飞扬 。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这首诗是刘邦当上皇帝,回到家乡之后,对自己前半生经历做出的概述,虽然整首诗只有23个字,但尽显大气磅礴和英雄本色 。
仅凭这一首诗,就足以能够碾压乾隆帝4万多首,乾隆帝一生写了这么多首诗,却没有一首拿得出手 。
文章图片
02
《鸿鹄歌》
除《大风歌》外,刘邦还写过一首诗,名为《鸿鹄歌》,同样流传千年,全诗体现了刘邦无法做出决定时的心情 。
诗为:“鸿鹄高飞,一举千里 。羽翮已就,横绝四海 。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矰缴,尚安 。”
在创作这首诗时,刘邦已经步入晚年,年事已高的他决定确立将来继承人,吕雉的儿子作为嫡长子,自然名正言顺成为太子 。
但刘邦对吕雉之子并不满意,认为他政治才能不足,将来不会有所作为,而刘如意政治能力突出,刘邦非常欣赏,因此想将太子废黜,改立刘如意为太子 。
文章图片
受到政治环境的影响,当时与刘邦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都站在吕雉那边,没有人支持他,因此改立太子的计划没能顺利实施 。
刘邦不甘心,直到看见太子与众多贤者相谈甚欢,这才不再坚持,知道无法改变局势后,写下了这首《鸿鹄歌》 。
由此可见,文在精而不在多,乾隆的诗就像“一堆沙”,而刘邦的则是“二粒金” 。
参考文献:
《史记》
【刘邦|刘邦一生只写了两首诗,却“力压”乾隆的四万多首,差距在哪?】(声明:内容文字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谢谢!)
推荐阅读
- 马化腾|刷屏!马化腾:腾讯只是一家普通公司,随时可以被替换
- 大型超市|大型超市靠什么赚钱?很多人以为只靠卖货,其实还有2个隐藏途径
- 银行信用卡|京东白条升级为“白条卡”只是“业务落地”?背后的业务逻辑究竟是什么?
- 江小白|腾讯被群嘲背后不只是一场全民娱乐这么简单
- 软银|孙正义再次出手,国产企业获百亿投资,欲打造另一只“独角兽”
- 黑鲨|腾讯买黑鲨做元宇宙,也许只是玩票
- 直播|上万的手表只卖998,赵四剧本式的带货中,揭开了多少直播套路
- “为拼多多换姓”但很多的应用商店都存在这样问题,为何只说华为
- 门店|女鞋界“清流”!全国9000家店年卖1亿双,只因常喊“清仓甩卖”
- 马化腾|缺席重要会议,16个月只露面1次,马化腾越来越神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