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参|细思极恐的权谋故事:明明是曹参尸位素餐,为何反被千古传诵?( 二 )


而现在,刘盈少年即位,政治经验不足,正是扩大功臣集团资源和势力的大好时机 。
明白了这一点,再来看曹参的一些作为,我们便可以看到一些不一样的动机 。
曹参斥退那些想往上爬的人、招募一群厚朴少文的属吏,是为了避免这些“欲务声名者”向皇帝刘盈报告更多事务,以避免刘盈过多的参与和控制帝国政务 。
而曹参包庇的那些所谓的细小过失的受害者,正是功臣集团在扩大权力和利益的时候,所伤害和侵害的人 。
曹参|细思极恐的权谋故事:明明是曹参尸位素餐,为何反被千古传诵?
文章图片

谁会经常犯小错?只有那些想要侵害别人利益、而又有实力去扩大自己权势的功臣们 。04
或许有人以为子彧是空穴来风,但后来的事实证明了这个问题 。
刘邦生前,功臣集团还噤若寒蝉;而汉文帝上位之前,被吕后打压多年,功臣集团却依旧是一个让汉文帝刘恒望而生畏的庞然大物 。
那么,功臣集团是在什么时候成长起来的呢?
我们需要注意两个时间,曹参在惠帝二年入朝担任丞相,一共做了三年;而吕后完全执政大约是在惠帝四年到高后八年 。
也就是说,大约在惠帝二年到四年,汉帝国的政务很大程度上掌握在曹参的手中 。
吕后死后,功臣集团将吕氏和刘盈的儿子们斩杀殆尽,可见吕后和功臣集团在政治上是对立的,所以,功臣集团快速膨胀的时间只能是惠帝二年到四年,曹参担任丞相的这几年里 。
这里就吕后执政的时间做一个简单说明 。
曹参|细思极恐的权谋故事:明明是曹参尸位素餐,为何反被千古传诵?
文章图片

我们一般将吕后执政归结为她个人的强势,甚至将吕后的执政政策放到刘邦的对立面,但事实上,吕后的执政方针与刘邦是一脉相承的,而吕后也并不是在刘盈登基时就完全干预正常的帝国政事 。
惠帝元年,几乎不见吕后干预朝政的事情;惠帝二年,吕后也见于赵王如意、齐王刘肥等刘氏宗族的事件,但到了惠帝三年,吕后开始参与很多政务;到了惠帝四年,几乎所有政令都出自吕后之手,刘盈成为彻底的橡皮图章 。
由此可见,吕后的上位、惠帝成为傀儡,并不完全像史书所说,是因为惠帝善良而吕后强势,而很有可能是因为吕后看到刘盈被曹参等人蒙蔽,功臣集团迅速膨胀,已经威胁到刘氏皇族 。
然而,此时,年轻的刘盈已经无力掌控这个帝国,她不得不站出来,抑制功臣集团的发展 。
事实上,吕后的执政生涯中,后世的评价很高,唯一的污点就是以与刘氏联姻的方式,扩大吕氏的权势 。
曹参|细思极恐的权谋故事:明明是曹参尸位素餐,为何反被千古传诵?
文章图片

而作为一个女性执政者,这是再合适不过的方式,因为她能依靠的只有吕氏,只有将吕氏和刘氏联姻,才能将刘氏和吕氏进一步结成政治联盟,对抗日益强大的功臣集团 。05
那么,有人说了,既然曹参的心里藏着这么一个大阴谋,为何曹参死后还被千古传诵,一边倒的好评呢?
因为在汉初这场政治斗争中,最终以刘氏和吕氏落败,而功臣集团获胜为结局 。
高后八年,吕后去世,以周勃、陈平为首的功臣集团迅速反攻,将吕氏灭族 。
因为刘邦生前广封宗室,功臣集团不敢明目张胆地打出反刘的旗号,只好以血统不正的理由将刘邦与吕后的嫡系子孙斩杀殆尽,而后依旧拥立无根无基的代王刘恒做皇帝,以期继续掌控朝政 。
此时的皇位上虽然看似还是刘氏,但已经不是当初的那个刘氏了 。
曹参|细思极恐的权谋故事:明明是曹参尸位素餐,为何反被千古传诵?
文章图片

刘恒无根无基础,他的成功上位原因之一就是与功臣集团达成了政治默契,以共同倒吕为口号 。所以,汉文帝的上位标志着,汉初功臣集团的政治形象盖棺定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