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公司|微信小程序的世界里,容不下“腾讯系”的竞对( 三 )


万亿生态圈利益攸关
究竟是什么力量,在影响微信生态对于第三方的平等与开放?
资本市场其实在此之前已经给出了答案。
7月14日双方互联互通消息曝出后,京东盘中跌2.4%,拼多多一度跌6%。到收盘时,阿里巴巴涨近1%,腾讯ADR涨1.2%,拼多多跌近3%,蘑菇街下跌7.38%。7月15日港股市场,中国有赞的股价下跌了11.28%。
这其中,京东、拼多多、蘑菇街、中国有赞都是腾讯投资的公司。显然,微信生态的开放并非那么简单,而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如今要将微信小程序向第三方——尤其是竞争对手平等开放,允许其在社交网络上自由分享,就意味着腾讯系企业的利益受损。同时,也会是腾讯投资收益的受损。
投资收益一直是腾讯控股重要的利润来源之一。今年二季度,“投资大佬”腾讯的“其他收益净额”(主要反映投资收益)达到208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同期净利润的近一半。
对于腾讯来说,一方面当初投资“腾讯系”公司,或许存在有关流量支持方面的允诺,要协调各方利润关系有一定难度;另一方面,在如今互联网巨头扩张遭遇反垄断监管,寻找新增量不易的情况下,也不希望投资收益受到损失。
竞对产品想在微信生态中获得与腾讯系产品“一视同仁”的待遇,实属困难。
但腾讯必须认清的现实是,作为拥有12亿MAU的超级平台,微信已经具备了很强的外部性,其一举一动不止关乎自身利益,更是影响到市场秩序与诸多主体的利益。
微信拥有独家解释权的平台规则,以及对盟友和竞对差别化待遇,既打击了成长中的创业公司,也为消费者带来的不良体验。
互联网公司|微信小程序的世界里,容不下“腾讯系”的竞对
文章插图
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如果资源以对腾讯最有利的目标去配置,就必然无法实现最优配置。这与反垄断指南强调的“营造公平竞争秩序”的原则并不相符。这可能也是工信部明确提出即时通信软件的合规标准,要求限期解除屏蔽网址链接等规定的政策指导初衷。
在平台经济领域反垄断的大背景下,在几个重要的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都需要有来自企业内部、外部的力量,去促成一个更加公平、一视同仁的竞争局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