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道云|爆火的低代码,是一门好生意吗?

【 简道云|爆火的低代码,是一门好生意吗?】
简道云|爆火的低代码,是一门好生意吗?
文章插图
图源:图虫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ToBy行业头条(ID: wwwqifu),作者不二,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2021年,低代码按下了ToB竞争的加速键。
对于ToB行业来说,低代码将助力企业服务产生一次巨大的变革,然而这场变革却少有人看见。
最典型的表现是,当一些人还在质疑低代码是行业毒瘤时,以阿里、用友和简道云为代表的低代码玩家,已快速完成了低代码的布局,并进入新一轮的比拼。
这种市场反应下的“冷”和“热”造就了一种现实的错位:一部分看衰低代码,一部分看好低代码,并踊跃加入。不过,在踊跃加入低代码的公司中,既有真正做低代码的李逵,也有蹭低代码热度的李鬼。
因此,「ToB行业头条」认为,在低代码井喷的今天,理清低代码行业三类代表玩家的发展现状和竞争态势,或许可以帮助那些正在观望和已经入场的低代码玩家们,看清接下来要走的路。
01 布局低代码,齐聚SaaS赛道从低代码的发展来看,低代码出现的时间很早,但在国内发展的时间并不长。
2014年,著名研究机构Forrester正式提出低代码概念,彼时,国内低代码还未萌芽。2018年,国外低代码遍地开花,这吸引了国内厂商的注意,BAT开始入局。此后,更多的企业敲开低代码的大门,汇入低代码河流。
总体来看,低代码流域的源头,主要包括三大分支——有专门做低代码的厂商,如简道云;有互联网云厂商,如阿里云;还有传统软件厂商转型的云厂商,如用友。三类头部厂商的汇集,让低代码一举成为近2年行业关注的新焦点。
但是,低代码不是一项新技术。用友、阿里、简道云,为什么还要争先恐后的布局低代码呢?
这是因为,在他们眼里,低代码不仅是低代码,更是它们升级企业服务的船票。
具体而言,从公司战略层面来看,用友低代码起着“价值感知界面”的作用。
2020年,基于企业数智化需求,用友完成从ERP阶段到BIP阶段的完美一跃,从产品服务模式升维到平台服务模式。
升级后的用友,希望为企业提供商业创新平台,使客户的商业创新简单、便捷、大众化和社会化。
但在这一企业愿景实现过程中,YonBIP必须有一个为企业高效开发应用的工具,在打通用友技术平台、数据中台、智能中台等能力基础上,去帮助企业把需要的智能化、数字化应用开发出来,让客户最直接的感受到用友的价值。
而用友2020年8月发布的低代码平台YonBuilder就具备为用友自身应用开发、用友伙伴开发、客户开发提供统一开发输出的能力。
因此,YonBuilder的布局,使得用友BIP强大的平台能力在客户端得以快速展现,从而覆盖更多创新场景,帮助YonBIP实现商业落地。
用友的低代码布局,完善了自身的服务链条,阿里同样如此,它看重的不仅仅是低代码赛道,而是低代码对阿里的补足。对阿里来说,低代码起着“连接”和“高效办公”的作用。
2019年1月,在阿里巴巴第一届ONE商业大会上,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首次提出了“商业操作系统”,他希望系统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品牌、商品、销售、营销、渠道管理、服务、资金、物流供应链、制造、组织和信息管理系统等多环节的数字化。
那怎么形成这个庞大的商业操作系统?简单来说,就是要建立平台,然后将多个平台融合到一起,形成操作系统。
但在阿里内部,阿里云的准确定位是“技术底座”,所以它的平台就需要更上层更垂直的其他端侧触角来做,而这个端侧就是后来的钉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