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提辖|水浒传中有五个提辖:梁山四个是假的,那个真提辖会是谁呢?

《水浒传》中的提辖 , 都是十分能打的武将 , 梁山四个提辖中 , 渭州城提辖鲁达最厉害 。其次是杨志、索超、孙立 。那么 , “提辖”到底是多大的官 , 真的是能征惯战的武将吗?
其实 , 梁山上的四个提辖都不是真提辖 , 书中却隐藏着一个真正的提辖 。此人是谁呢?他的武功如何 , 打得赢梁山的四个假提辖吗?
鲁提辖|水浒传中有五个提辖:梁山四个是假的,那个真提辖会是谁呢?
文章图片

这次对西夏之战 , 童贯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大将风范 , 抗旨不尊 , 力破西夏大军 , 连复四州 。这不就是“镇关西”吗?至于施耐庵为何在此处隐藏童贯 , 那是题外的话 。此处 , 只讨论提辖的官职有多大 。
皇帝派出的钦差 , 肯定要比提辖大得多 。但是 , “走马承受”是没有品级的 。《宋史·职官》中记载 , 蔡京当国时 , 不断增设机构 , 加剧了北宋冗官状况:甚者走马承受升拥使华;黄冠道流 , 亦滥朝品 。这则记载表明 , “走马承受”原本不在九品十八阶之内 , 因为蔡京而配置了品阶 , 朝廷官员品级也因此泛滥 。
有资料说 , 走马承受为正七品 , 大概是依据出任者的原品级倒推的吧 。童贯是皇帝亲自委派的 , 当时并无官职 , 更无品级 。童贯夺取青唐后 , 才慢慢地做了官 。而由三班派出的使臣 , 都是些低级武官 。说走马承受公事为正七品 , 恐怕对应的是三班使臣的品级而得 。
尽管蔡京祸害朝品 , 但《宋史·职官》中却没有把走马承受公事或者廉防使者列入品阶之内 。那么 , 说提辖比廉防使者官职要小 , 又依据的是什么呢?
鲁提辖|水浒传中有五个提辖:梁山四个是假的,那个真提辖会是谁呢?
文章图片

梁山四个提辖都是假提辖
鲁达原本是老种经略相公麾下的廉访使 , 到了小种经略相公那里 , 反倒被降了级 。这其中 , 有什么隐情吗?
小种经略相公在鲁达打死郑屠 , 畏罪潜逃后对渭州知府说:鲁达这人 , 原是我父亲老经略处军官 , 为因俺这里无人帮护 , 拨他来做个提辖 。这一笔 , 便穿越了 。
提辖 , 原本就不是个官职 。《宋史·职官》中说:" 崇宁中 , 复置提举兵马、提辖兵甲 , 皆守臣兼之 。掌按练军旅 , 督捕盗贼 , 以清境内" 。假如施耐庵写的是北宋故事 , 那么 , “提辖”这个官名就应当出自这里 。问题是 , 这样的“提辖”鲁达是做不了的 。而且 , “提辖”也不是一个官职 , 而是老种、小种这样的守臣的一项工作职责和职权 。
杨志、索超北京斗武之后 , 一并被梁中书擢拔为提辖 , 以及孙立做的登州兵马提辖 , 同样也是借用了《宋史》中这个守臣的职责和职权 。他们三人与鲁达一样 , 都是不可能做“提辖”的 。渭州城的“提辖”应当是小种经略相公 , 大名府的“提辖”肯定是梁中书 , 而登州“提辖”则一定是登州知府 。
北宋是没有提辖官的 , 那么 , 施耐庵是不是又写错了呢?
鲁提辖|水浒传中有五个提辖:梁山四个是假的,那个真提辖会是谁呢?
文章图片

还是《宋史·职官》记载:乾道七年 , 复添置右司郎官二人 。榷货务都茶场 ,  都司提领 。提辖官一员 ,  京朝官充 。这段记载中 , 出现了“提辖官” , 也就是说 , 宋孝宗乾道七年(1171年)时 , 在榷场设置了提辖官 , 管理茶场 。但其中有一个“复”字 , 则说明“提辖官”曾经有但被废掉过 。那么 , 什么时候设置过提辖官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