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曼施坦因|哈尔科夫反击战:10万德军击溃50万苏军,曼施坦因的“封神之战”

说起哈尔科夫 , 熟悉二战苏德战场的朋友一定就会联想到第三次哈尔科夫战役 , 因为它是东线德军最后的辉煌 , 也被西方战史学家称为“德国人的斯大林格勒" 。
这场战役是德国陆军元帅曼施坦因的封神之作 , 他用10万德军击溃了50万苏联大军 , 消灭了52个红军师 , 让信心爆棚的苏军开始了自我怀疑 。
冯·曼施坦因|哈尔科夫反击战:10万德军击溃50万苏军,曼施坦因的“封神之战”
文章图片

此时的苏军陶醉在持续胜利中 , 这可是自苏德战争爆发以来没有过的 。
但对于在苏德战场作战两年 , 从摩托化军军长升到陆军元帅的曼施坦因来说 , 现在所面临的艰难情况也是从来没有过的 。
不过这一切还在他的掌握之中 , 因为他要下一步大棋 , 要实施一次标准的拖刀计!
他要利用苏军求胜心切的心理 , 引诱苏军慢慢地拉长了补给线 , 然后一举投入突击力量 , 给苏军来个致命一击 。
为此 , 曼施坦因腾出了相当大的机动兵力来建立预备队和改善战役态势 , 他集结起了两个用于反击的突击集群 。
冯·曼施坦因|哈尔科夫反击战:10万德军击溃50万苏军,曼施坦因的“封神之战”
文章图片

2月8日 , 貌似势如破竹的苏军攻占了库尔斯克 , 9日攻占了别尔哥罗德 。
2月13日 , 曼施坦因指挥的顿河集团军群正式改称南方集团军群 , 下辖两个战役集群和两个坦克集团军 , 还得到了从西欧调来的8个师的军力 。
2月16日 , 苏军攻占了哈尔科夫 。
哈尔科夫是乌克兰的名城 , 位于哈尔科夫河、洛潘河和乌达河交汇处 , 始建于1656年 。1917年11月苏维埃政府成立后 , 成为乌克兰苏维埃共和国的首都 , 是乌克兰第二大城市 。
在哈尔科夫还有共产国际兵工厂 , 它是苏联著名的坦克生产厂 。
因此 , 这里的地理位置极具战略意义 , 一直成为苏德双方反复争夺的城市 。
所以收复哈尔科夫对苏联红军来说意义重大 , 不仅夺回了T-34坦克的工业基地 , 也洗刷了红军9个月前在这里败给德国的耻辱 。
冯·曼施坦因|哈尔科夫反击战:10万德军击溃50万苏军,曼施坦因的“封神之战”
文章图片

此时的德军表面上面临灭顶之灾 , 但曼施坦因却看到了胜利的希望 。
不过此时的元首希特勒却坐不住了 , 因丢失哈尔科夫而大发雷霆 , 于是不顾危险乘坐元首专机直奔曼施坦因南方集团军所在的司令部 。
希特勒本打算撤换掉曼施坦因 , 不过收到苏军正在逼近的消息使暂时改变了主意 , 于是就把下令撤出哈尔科夫的兰兹将军当成替罪羊给处决了 。
希特勒对曼施坦因火冒三丈 , 要求他必须立即马上夺回哈尔科夫 , 但是曼施却不慌不忙地说:苏军在此次进攻中消耗很大、参战部队已经是强弩之末!
所以暂时不用管占领哈尔科夫的沃罗涅日方面军 , 而是首先要集中兵力击溃冒进的苏西南方面军 , 将其逐过北顿涅茨河 , 然后回过头去 , 给哈尔科夫方向的苏军致命一击 , 并重新夺占该域 。
冯·曼施坦因|哈尔科夫反击战:10万德军击溃50万苏军,曼施坦因的“封神之战”
文章图片

这个计划虽然极其冒险 , 但却是能扭转战局的唯一机会!
最终 , 不利的战局迫使希特勒不得不勉强同意了曼施坦因的进攻计划 。
此时的苏联最高统帅部被表面胜利所迷惑 , 督促西南方面军向第聂伯河挺进 , 他们已经全然不顾进攻的部队已经大大超出支援和补给的有效距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