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抖音和快手的下一站劲敌是B站?( 二 )


平台|抖音和快手的下一站劲敌是B站?
文章插图
B站有很多独家的UP主
因为个体价值被高度认同和良好的社区氛围——这些软性的东西很难靠互联网那套增长逻辑短期内被平移到另外一个平台,字节系高价挖走巫师财经然后水土不服就是最好的例子。
资本也不是万能,必须承认世界也存在另外一套规则,弱肉强食的缝隙间也有无法用数据衡量的人的情感。
所以在所有的视频平台中,B站的独占内容达到45%——这也是资本市场持续看好B站的原因之一,也就是说,我们在B站看到的将近一半的内容在别的平台看不到,而B站并没有为了采买这些内容陷入天价版权的被动。
这里面还有另外一重逻辑,时至今日,内容已经没有什么增量市场了,各大产品都在互相争抢用户,头条想把百度APP的用户抢过来,抖音想抢快手的用户,内卷化严重。靠什么抢用户?大家的目标都锁定在有竞争力的内容,也就是差异化的内容,这又回到了20年前评价一家优质媒体好坏的标准:你是否有独家的内容,有,用户会为此买单。
B站在这方面优势明显,而且为他们“供稿”的作者几乎很难在其他平台获得一样的成就感。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幸运,15年前,B站锁定了一个非常小众的兴趣赛道,深耕下去,15年后,这个赛道成长为一个超级广阔的市场(比如虎扑就没有成长为更广阔的内容赛道),同时带动了其他兴趣赛道的良性扩充。
B站最大的竞争力就是用户的认知标签,兴趣和情怀,无论你是宅舞、国创、还是ftm,在这里都可以找到认同,兴趣小众而多样,内容的归属感更强,但这些内容放到现在的公域流量肯定是沧海一栗。
在第二季度财报中,B站增速依旧可观,营收达到44.9亿元,同比增长72%,广告收入增速最快,同比增长201%,达到10.5亿元—整个第二季度,B站是互联网广告中增速最快的平台。
我和一个品牌客户沟通过,B站的投放场景不存在替代性,而是唯一性。它圈住了互联网最活跃,最多元,最有消费力的年轻一代,在中国,你几乎很难找到第二个有这么多优质年轻用户的线上渠道,品牌广告主需要更加理解B站的玩法,毕竟B站真正商业化是从2019年开始。
据说,抖音和快手一分钟以上的视频播放时长已经占据总时长的50%的,两个平台都在考虑增加一分钟以上视频的占比,长视频多了,肯定会影响vv和广告效率,但从内容质量和用户时长等长远指数看,又是两个平台必须开拓的战场。
从哪增加?从哪里找?B站大概率会被盯上,不久的将来会有一场正面交战。
但我还是坚持认为,生态本是参差百态。比如在游戏和二次元领域,B站几乎很难被打败。B站二季度财报有一组数据预示着其未来的野心和发力点:B站的虚拟主播是增长最快的品类,全网超过六成(大概有 32000名)的虚拟主播在这里开播。
虚拟主播天然契合B站的场景,在明星和艺人如此不可控的政策背景下,加上数字人技术的更新迭代,B站完全可以规模化、标准化的提升供给,这对平台是大利好消息。
在第二季度财报发布后,CEO陈睿预测,B站到年底月活用户可以达到2.6亿,我觉得还是保守了,遥想YouTube在2020年月活用户已达到20亿。
昨天还在和一个朋友争论,现在做内容的人到底是去做一个内容平台还是去做一家媒体?他的逻辑是平台和媒体的优化方向完全不同,所以两者只能选其一而行;而我的逻辑是:在当下讨论这个话题有点捆住手脚,头条、快手、抖音早已成为有影响力的平台,媒体变成了依附在他们身上的一份子,那你说头条到底是媒体还是平台呢?如果是平台,它的影响力早已超越了所有的媒体,它每天push什么消息,干预了什么内容,和过去媒体头版要闻的操作逻辑几乎一模一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