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救过吕布性命,比张辽忠诚,比关羽张飞勇猛的悍将,曹操为何忍心杀掉?
在三国正史中,张辽换过丁原、何进、董卓、吕布四任主公,曹操是他第五个老板 。即使是在《三国演义》中,张辽也不是个厚道人:他在白门楼上骂过被俘的主公吕布,还曾出卖过跟自己推心置腹的朋友关羽 。
但就是这样一个算不上忠义之士的人,却位列曹魏五子良将之首,后世对他也是褒多于贬,陈寿在《三国志》中更是给予了他高度评价:“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 。合肥之役,辽、典以步卒八百,破贼十万,自古用兵,未之有也 。使贼至今夺气,可谓国之爪牙矣 。”
文章图片
【吕布|救过吕布性命,比张辽忠诚,比关羽张飞勇猛的悍将,曹操为何忍心杀掉?】读者诸君都知道,郝萌造反,高顺丢了陷阵营指挥权,是建安元年的事情 。在其后的建安三年,高顺领着魏续的杂兵,击败了一代枭雄刘备和万人敌关羽张飞的主力部队,曹操派夏侯惇紧急驰援,也被高顺削了满头包——在整个后汉三国年间,好像还没有人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战绩 。
看到这里,可能有读者就要感到诧异了:高顺比张辽忠诚,比关羽张飞能打,这样的超级猛将,曹操怎么舍得杀掉?
曹操杀高顺,并非焚琴煮鹤,我们看看曹操身后站着的四个人,就全明白了:不愧为一代枭雄,曹操行事果然高明!
在白门楼上,曹操一开始并没有想杀吕布,是刘备使坏,曹操才不得不杀;曹操一直也不想杀曾经背叛自己的陈宫,是陈宫自觉无颜见人一心求死,曹操只好成全了他 。但是到了可以劝降的高顺这里,曹操却连一句客气话都不肯说,这好像不是曹操的一贯作风 。
文章图片
如果我们只看正史不看演义,就会发现这样的事实:当吕布、陈宫、高顺被绑到曹操面前的时候,除了坐在一旁的刘备,还有叉手侍立身后的关羽、张飞、张辽 。
刘备和关羽张飞被高顺打得挺惨,不出言相救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即使曹操想收降高顺,他们三个也会从中作梗,而张辽张文远一言不发,这就耐人寻味了:张辽是不是怕高顺归顺曹操,会抢了自己的风头?
这里我们还要注意一点,那就是吕布高顺等人并非被手下擒获,而是主动投降的:“布与其麾下登白门楼,兵围急,乃下降 。”
主公认怂,高顺陈宫只好跟着,按照首恶必办胁从不问的原则,顾忌“杀降不祥”的古训,这时候曹操顶多杀掉吕布和“固请就刑”的陈宫,对高顺应该“亲解其缚,解衣衣之”,这时候高顺就有可能借坡下驴,曹营也就多了一员悍将,陷阵营成建制倒戈,也会成为跟虎豹骑并驾齐驱的曹军精锐 。
文章图片
但曹操最后还是杀了高顺,这种令人费解的举动,在曹操的脸上是找不到答案的,如果我们往曹操身后看一眼,就会看到一只眼,于是就全都明白了:曹操杀高顺,正是他收买人心的一种手段,而这种手段,是极其高明的——比宋江为了张清而喝退鲁智深,要高明一千倍 。
没羽箭张清打伤梁山很多好汉,宋江对他毕恭毕敬,对手下兄弟横眉立目,这是很伤人心的举动 。曹操才不会像宋江一样喜新厌旧,他对起家班底的重视,在其他人看来也是很暖心的 。
上面咱们说在曹操身后,能看到一只眼,很多读者一看就明白了——那是独目将军夏侯惇 。高顺击败刘备关羽张飞夏侯惇的时候,没擒斩任何人,却留下了夏侯惇一只眼睛,这成了夏侯惇的心结:“惇从征吕布,为流矢所中,伤左目 。军中号惇为盲夏侯 。惇恶之,照镜恚怒,辄扑镜于地 。”
推荐阅读
- 刘备|刘备的两员虎将,一个胜过关羽,一个能跟吕布抗衡,却得不到重用
- 吕布|吕布死后,他的3个宝贝去了哪里?
- 吕布|辕门射戟有多厉害,为何吕布射中后纪灵就退兵,你了解后也得退兵
- 吕布|吕布来犯,他哈哈大笑:我三刀定能劈了吕布!不愧为位三国猛将
- 吕布|丁原真的很无辜么?为啥吕布杀丁原后,名气一下子降了不少?
- 三国|三国盗墓哪家强?董卓、吕布是始作俑者,曹操最专业,孙权也干过
- 张飞|张飞多次挑衅吕布,照样活蹦乱跳的,吕布究竟忌惮什么?
- 吕布|骁勇善战的吕布不是死于战场,而是死于一句话,哪句话?
- 陈宫|陈宫追随吕布是真心辅佐还是利用吕布?
- 吕布|刘备为啥对吕布落井下石?吕布自作自受,刘备不过是明哲保身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