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单聊能打开淘宝了,腾讯阿里互开了一道门缝|焦点分析 | 拼多多( 二 )


超级平台们逐渐成为一座座孤岛,搜索引擎也成为被误伤的一份子。
一些重要的政务信息很难第一时间在百度上搜索到。以“北京市税务局召开《北京市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实施方案》新闻发布会”为例,百度上无法搜到“北京税务”官方发布的信息,只能看到其他网站的搬运信息,但搬运信息往往有一定延迟。
同时,大量政务类微信公众号在百度上也无法被检索到。在百度搜索“北京发布微博”时可以搜到北京发布的微博官方账号,点进去后可以看到该账号最近发布的微博内容。当搜索“北京发布微信”时,无法搜到北京发布的微信公号。
大平台既是规则制定者也是场内的参与者。比如网约车还在攻城略地时,快的打车红包功能被微信封杀,但和腾讯关系更好的滴滴却没受影响。而拼多多迅速崛起,也和腾讯给了社交入口扶持不无关系。
这些战争中没有无辜者,他们都有自己的长城,也对入侵者毫不留情,更不会满足于做好已有的业务,扩张已经深入骨髓。
不安从未消失:作为一个平台,管理义不容辞,但谁又在监督这些巨无霸,保证它们手里的刀不会随心所以地落下?谁去保证它们不会党同伐异?
监管的边界巨头的排他行为并非只发生在国内。2013年,Facebook就屏蔽了竞争对手Vine和前员工创立的Path访问API权限。
这个政策一直持续到Facebook遭遇重创的2018年,当年Facebook接连在欧洲因为数据隐私问题被罚款,接着又被爆出剑桥分析收集Facebook用户数据丑闻,引起舆论哗然,2018年底,在公众审查压力之下,想要避风头的Facebook暂停了其反竞争平台政策。
Facebook的前车之鉴或许可以作为参考,巨头坐拥流量自成生态后不会停止向外的触手,将一切威胁扼杀在摇篮中是他们的本能,而野蛮粗暴、某些时候甚至无所顾忌的行为,只能依靠外部监督力量遏制。
国际上已经很少有公司敢将一切业务大包大揽,封禁也不常见,扎克伯克再不待见Tik Tok,也不能禁止他们的视频出现在Facebook页面。
这背后的原因当然不是公司自己良心发现,还是各种外部力量遏制。这包括美国已经存在100多年的《谢尔曼法》、欧盟去年就提交草案的《数字市场法》,还有公众无处不在的目光。
然而,监督平台其实是个需要谨慎判断的话题。去年12月,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和纽约州等48州针对Facebook提起两起反垄断诉讼,其中提到了Facebook屏蔽对手的行为。
今年6月,法院最终裁决,驳回了46个州和FTC的起诉案,Facebook取得了胜利。在判决书中,法官写道:哪怕Facebook真是一个垄断者,它仍然有权参与市场竞争,它没有任何义务帮助竞争对手。监管本身是要防止失序生长,而不是扼杀竞争本身。
【 微信单聊能打开淘宝了,腾讯阿里互开了一道门缝|焦点分析 | 拼多多】客观来说,微信的用户数量已经突破10亿,抖音日货破6亿,巨大的流量池当然需要管理,否则一定会出现各种游走在灰色、黑色地带的乱象。
很多时候,平台之间的封闭某些时候的确带来了更多可控性。微信之所以还保留相对清明的环境,很大原因在微信在清理乱象上很少手软,一度还要求拼多多、京东、腾讯新闻整改,被人戏称“自己人都打”。
不让大厂们圈地自然可以增加互联网活力,问题是,如果急功近利,未来朋友圈会充斥着 “砍一刀”和铺天盖地的垃圾链接。工信部没有一刀切地要求全部开放,显然也是知道背后困难的平衡。
大公司从来不是弱势方,作为手握数据权利的守门员,他们理应被暴露在聚光灯下,接受最严苛的审视,但它们也需要增长的空间。在这样一个错综复杂的时代,每一个举措都会引发蝴蝶效应。我们很难去简单下结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