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见深|朱见深:情深不寿、慧极必伤,明朝第9位皇帝的胸怀,可纳百川( 五 )


例如 , 朱见深刚登基 , 就决定减免百姓三年赋税 , 并且改变明朝一直镇压荆襄流民的策略 , 变镇压为安置 , 一劳永逸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从此荆襄山区流民落户 , 商旅不绝 , 利在千秋 。
为了稳固大明江山 , 朱见深持续对广西、蒙古和东北用兵 , 将父亲当年“土木堡之变”的耻辱彻底洗刷 , 在军事成就上 , 他或许比不过明朝的太祖、太宗 , 但他对维护大明朝周边秩序 , 却做出了较大贡献 , 也为接下来的“弘治中兴”打下了基础 。
朱见深最伟大之处 , 在于他心胸开阔 , 解决了明朝的历史问题 , 缓解了内部矛盾 。
当年 , “夺门之变”发生后 , 明朝的大英雄于谦被诛 。虽然于谦曾帮朱祁钰夺走了朱祁镇的皇位 , 但朱见深认为 , 对于大明朝 , 于谦是有功的 。
因此 , 朱见深决定给于谦平反 。
“先帝已知其枉 , 而朕心实怜其忠 。”
在给于谦的平反诏书上 , 朱见深斟酌用词 , 虽然于谦是父亲朱祁镇杀的 , 但他不忘帮父亲说一句好话(知其枉) , 然后承认于谦是重臣 。
给于谦正名之后 , 朱见深又给自己的二叔朱祁钰正名 。
朱见深|朱见深:情深不寿、慧极必伤,明朝第9位皇帝的胸怀,可纳百川
文章图片

当年 , 朱祁钰不仅夺走了朱祁镇的皇位 , 还把朱祁镇软禁了7年 , 废了朱见深的太子之位 。朱祁镇复辟后 , 对朱祁钰非常痛恨 , 不承认朱祁钰曾做过皇帝、拒绝以帝王礼节为其下葬 , 还给朱祁钰一个“戾”的谥号 。
对于二叔朱祁钰的做法 , 朱见深没有记恨 , 他表示自己理解叔叔 , 并且以德报怨 , 恢复了朱祁钰帝王的谥号 , 追封其为景帝帝号 , 重新为朱祁钰修陵寝 。
笔者认为 , 对于大明朝 , 朱祁钰是功大于过的 。若论为政的能力 , 朱祁钰或许比朱祁镇更强 。只是 , 朱祁钰废除朱见深失信在先 , 无子在后 , 才让明朝皇位重归朱祁镇一脉 。朱见深为朱祁钰恢复帝号 , 可见其胸襟宽阔 , 可纳百川 。
钱太后(朱见深嫡母)是一位深明大义的女子 , 她去世时 , 周太后(朱见深生母)不允许她和先帝(朱祁镇)合葬 , 因为周太后想取代她的位置 。
朱见深|朱见深:情深不寿、慧极必伤,明朝第9位皇帝的胸怀,可纳百川
文章图片

钱太后是嫡母 , 周太后是生母 , 前者是礼 , 后者是孝 , 在经过一番纠结和争吵之后 , 朱见深决定重凿一道墓室 , 在朱祁镇的墓室旁给钱太后和周太后各留一个位置 , 这才解决此事 。
朱见深所背负的东西 , 并不那么轻松 ,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 , 朱见深所希望的 , 并不只是他一家人亲善 , 更希望大明朝和和睦睦 。
他是一个童年坎坷的太子 , 他是一个执着于“姐弟恋”的皇帝 , 同时 , 他也是一位胸襟开阔的历史人物 。
《明史》认为:
“宪宗上景帝尊号 , 恤于谦之冤 , 有人君之度 。时际休明……蠲赋省刑 , 闾里日益充足 , 仁、宣之治于斯复见 。”
虽然明宪宗朱见深在历史上争议很大 , 但若论胸襟 , 他或许不输给明仁宗朱高炽 。最后 , 用朱见深的一幅画来结尾 , 这幅画叫“一团和气图” , 咋看是一个圆球 , 其实是三个人抱成一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