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货|AI鉴定二手奢侈品靠谱吗

来源: 北京商报
近年来,购买二手产品成为很多年轻人的消费潮流,二手市场也随之爆发。然而,自二手交易平台诞生以来,假货问题就层出不穷,尤其是奢侈品类,尽管有人工鉴定的环节,却因准确率不高、鉴定时间长等原因仍被消费者“吐槽”。
不过,北京商报采访人员了解到,如今的鉴定手段已经升级,有二手平台开始引入第三方的人工智能(AI)鉴定手段,也有二手平台采用的是基于AI技术的自研检测系统。在业内人士看来,AI技术势必具备更多优势,准确率也更高,但并不保证万无一失,鉴别能力还需要加强。
假货困局
网经社“电数宝”公布的数据显示,从2016-2020年,国内二手电商用户规模分别为0.49亿人、0.76亿人、1.07亿人、1.44亿人和1.82亿人,增速分别达到345.45%、65.1%、40.78%、34.57%和26.38%,2021年上半年二手电商用户规模约为2.02亿人,预计2021年底达2.23亿人,增速为22.52%。
市场规模的扩大也促使二手平台的吸金能力不断提升。今年6月,转转集团宣布完成1亿美元的D1轮融资,由小米集团领投,尚珹资本、顺为资本跟投,累加此前宣布的C轮3.9亿美元融资和转转旗下to B交易平台采货侠的融资,今年上半年转转集团的总融资额已近5.5亿美元。与此同时,今年6月,二手电子产品交易和服务平台万物新生(爱回收)集团正式登陆纽交所,成为“中概股ESG第一股”。
然而,二手平台经济火热发展的同时,许多乱象也随之出现,比如假货问题,尤其以奢侈品市场最为常见。北京商报采访人员了解到,国内二手奢侈品市场目前已进入成长期,并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增长,但来自《中国二手奢侈品市场发展研究报告2020》的数据显示,2017年起,优奢易拍鉴定的所有商品中正品仅有三成多,并且正品率还在逐年下降,截至2019年,综合正品率为33.6%,相比三年前下降了4个百分点。
据此前媒体报道,一位消费者在某大型二手平台上花7000元买了一个知名品牌的女包,收到货后去奢侈品鉴定机构鉴定,鉴定结果为假货,该消费者申请退货退款,但被卖家拒绝,之后这位消费者便将卖家告到法院,请求法院判决其退还货款并承担3倍赔偿责任及赔偿鉴定费。
在黑猫投诉平台,北京商报采访人员搜索某二手平台,发现有不少消费者投诉的问题都是买到了假货。一名用户称,在该平台上,卖家以平台做担保,但自己收到货后发现与实物不同,与卖家联系却被直接拉黑,申请客服介入,最终卖家以刷屏的方式维权成功,等这位用户看到时就已经显示收货成功,且卖家的电话地址姓名都是假的,无法联系上卖家。另外一位用户表示:“卖家发了假货给我,某平台法庭也胜诉,但退货后卖家拒绝签收,拒绝退款,还拉黑了买家。”
鉴定升级
正因乱象不止,鉴定成为二手奢侈品流通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据悉,包括红布林、只二、包大师等在内的二手奢侈品电商均设有专门的鉴定团队,鉴定师们在鉴定时,需要对各个要素进行综合考量,包括包的材质、五金、刻印、走线、边油等等。
然而,对于消费者来说,人工鉴定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送检过程麻烦、鉴定时间过长、品牌覆盖度低、对人为干涉鉴定过程的不信任等。于是,技术手段开始介入,AI被应用于平台的货物鉴定环节。比如,今年二手平台闲鱼就正式全量接入AI全鉴定平台图灵鉴定(包小鉴)的鉴定服务。
图灵鉴定建立了超100T容量的奢侈品品牌真伪数据的庞大数据库,仅需对实物根据指引对实物拍照并上传,便可以从海量样例数据中获得识别鉴定点、分辨真伪能力,并且秒获得鉴定结果,目前已获得包含区块链、溯源等在内的十余项专利。除了闲鱼,据介绍,图灵鉴定还与中检、寺库、心上、盛唐等多个电商平台签署了鉴定及相关服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