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达志|“布衣将军”张达志:当15年兰州军区司令,调离时留下7000万元

从贫苦的环境中走出来,没落的那段时间里,无数人吃不饱穿不暖 。
平素人家尚且希望日后能够拥有更加富裕的生活,少有在富贵之时,谨记困难,不铺张,不浪费之人 。
战争时期,我们无数的战士们都经历了常人不能忍受的痛苦,饥寒交迫几乎成了他们的日常 。平素里吃的也不过是些粗粮,但是对于一军的领导而言,他们每日的餐费是要高出普通士兵的 。
即便如此,仍有许多的军官将领们,不愿意搞特殊,更愿意和普通士兵一样,吃穿用度都是一样的 。
张达志|“布衣将军”张达志:当15年兰州军区司令,调离时留下7000万元
文章图片

纵使是兰州军区的司令员,他平时地穿着几乎与群众无异,并且一直与兰州的老乡们一同外出,一同吃糠咽菜 。
当时兰州军区的条件并不好,他们平常吃的也不过是些粗粮,除了土豆、白菜,甚少见到其他的菜式 。
但张达志对自己的待遇,感到十分满意,并没有因为吃的不好,就怠慢了自己的工作 。
百姓们对于他的清廉都看在眼里,故而亲切地叫他“布衣将军” 。在日常生活中国,张达志可谓是将布衣二字贯彻到底 。
张达志|“布衣将军”张达志:当15年兰州军区司令,调离时留下7000万元
文章图片

一次在军区吃饭之时,他所在的桌面上,多了一道狗肉菜,察觉到这一点的张达志,十分生气,当即让准备这道菜的人补上公家为此花的钱 。
【张达志|“布衣将军”张达志:当15年兰州军区司令,调离时留下7000万元】除了必须要从公家账上出的,张达志半分公家账面上的钱都不愿意多花 。从来不会因为自己的面子,或者司令的排场,而多花费钱财 。因此在当地,张达志十分受百姓爱戴 。
一心为公
张达志从革命时期,就一直活跃在革命一线,从最开始的筹备游击队,到隐姓埋名,扩充党组织,再到后来官至司令,看上去十分瘦弱的他,满心满眼想的都是家国 。
张达志|“布衣将军”张达志:当15年兰州军区司令,调离时留下7000万元
文章图片

为此,不止他一人奋斗与革命事业之中,他的家里人也受他的影响,承担起了联络党组织的职责 。
家中以他所从事的事业为傲,故而对于张达志交代的任务,一向小心谨慎,在家中开会之时,他的父母会主动地帮忙站岗,以保证从会人员的安全 。
游走在危险边缘,张达志的家中难免因为他的缘故,过得不太安生 。敌军来家中翻查,是十分常见的事情 。
张达志|“布衣将军”张达志:当15年兰州军区司令,调离时留下7000万元
文章图片

他的父亲也因为闭口不言,不肯透露有关党组织的任何情报,而被敌军抓起来严刑拷打,几乎丢掉了性命 。
直到组织派专人营救,并且为他办了一场假葬礼,这才保住了张达志父亲的性命 。
张达志一家几乎将所有的心里全都投身于革命事业,而在这样环境中长大的张达志,也没有让父母失望 。
他在当中先后担任重要部队的政委,同时在长征过程中也立下了不少战功,功勋卓著的他,在解放兰州的过程中,更是立下了汗马功劳 。
张达志|“布衣将军”张达志:当15年兰州军区司令,调离时留下7000万元
文章图片

战争时期,他竭尽全力,一心只为了日后的解放,期盼着国家的富强 。新中国成立之后,他又扎根于兰州苦寒地区,着力提高当地百姓的生活质量 。
建设基础设施,提高百姓的收入,开发土地,扩大农业畜牧业在当地的产值,张达志在兰州为了百姓,付出了全部心血,而他的所作所为,也被当地的百姓谨记在心,时时感怀 。
在兰州工作15年后,张达志受到调任,离开时,他为兰州军区部队留了7000万元,离开时他空手而来,离开时却留下了巨额的资金 。他在兰州当地的所作所为,不在乎朝夕的利益,而放眼于千秋的功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