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唐高祖李渊:千年老狐狸最终问鼎天下,却输给了门阀世家( 二 )


这也是个狠人,他眼看李密元气大伤,就起了干掉李密的心思 。
王世充进攻刚到金塘(今河南洛阳市北)修整的瓦岗军,李密被打败,无奈之下只好选择投奔了当时的李渊 。
看看,李密之前还觉得高李渊一等,结果后来仔细琢磨,这才发现自己就是个二傻子,帮李渊当了两回挡箭牌 。
李渊伏地魔之名,当之无愧 。
再后来就简单了,也是世家的常规操作,给自己封唐王,加九锡,然后再接受傀儡皇帝的禅位,就这么顺理成章地在大兴城立国大唐,改元武德 。
你们说,这种千年老狐狸,怎么可能会被李世民的劝谏吓破了胆而不敢造反呢?
历经九年,大唐彻底站稳了脚跟,但李渊却输得一败涂地 。
后来的事,就是李渊派自己的儿子们四处征战打地盘,希望彻底平定天下 。
其中窦建德、刘武周、王世充、薛举等都是被他的三个儿子给干废的 。
李世民出力最大,这一点不可否认 。
但李渊还是立了长子李建成为太子 。
李渊|唐高祖李渊:千年老狐狸最终问鼎天下,却输给了门阀世家
文章图片

李建成
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觉得李世民挺冤的?自己在外头打生打死,结果老爹回过头来就立了大哥为太子 。
情况压根就不是这样 。
一、古代不仅帝王家讲究嫡长制,其实世家内部也有这种说法,就是嫡长制继承家业 。
李渊所在的陇西李氏,也是世家,他承袭唐国公之后生了李建成,马上就把他立为了世子并上报朝廷,准备把李建成当接班人培养的 。
当了皇帝也一样,李建成从世家接班人变成了皇位接班人 。
二、李渊对于李建成和李世民的态度 。
李渊在父亲这个角色上,是安排李建成管理整个家族的,同时也代表着李渊会把所有好资源都会倾斜于李建成,让他去当这个新一代的接班人,去以这个世子的身份去结交和拉拢其他世家,甚至有些不传之秘也会传给李建成 。
而对于李世民,李渊就没有那么在乎了 。你爱交朋友也好,喜欢闯荡也罢,反正是个嫡次子,到时候给他谋一个官身,荣华富贵也就罢了 。
对比现在,其实就是一个大企业的老板在选择接班人 。
老大是辛辛苦苦教出来的,并且还倾斜了很多的资源,而大部分合作公司和企业元老也都认可他 。
老二却是个富二代,喜欢出去浪,喜欢出去结交朋友 。
在这种情况下,哪怕就是个傻子,也会明白选择老大接班才是正常操作吧 。
老二呢?给足生活费,随他去,愿意学就学,不愿意学拉倒 。
这就是为什么李渊在立李建成为太子的时候,李世民纵使心里不痛快,也不会去选择反驳的原因 。
因为他自己就认为立长子李建成就是应该的,何况李建成还比李世民多吃了足足九年的饭 。
至于为什么要选择重用李世民外出征战呢?其实道理也很简单 。
李渊其实手底下能打仗的不是没有,但就是怕撒出去收不回来 。
所以,李渊宁可派自己的儿子出征,也不愿意把兵权落入旁人之手,他自己就是做臣子出身的,有些事情,李渊自己门清着呢 。
然后再看下自己剩下的三个嫡子,就李世民在领兵作战这方面强些,所以自然而然地,李渊也就选择李世民去对外征战了 。
如果没有李世民行不行?答案是,行 。就是大唐统一天下的步伐可能会走得慢一点,但绝不至于没有任何统一的希望 。
三、嫡长继承制背后隐藏的深意 。
在那个年代,门阀世家们在确立继承人的时候,并不是看后代们谁有本事谁当家,而是,谁是嫡系谁当家 。
作为门阀之主,娶的正妻就是别的门阀联姻来的,正妻生出来的嫡子天生就比庶子多了一层利益保障,所以但凡能正常一点的门阀之主,基本都会选择嫡子做接班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