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李鸿章40岁老来得子,小妾生下亲儿后,李鸿章如何对待其继子?

李鸿章虽有妻妾四人尽享齐人之福,可其并未像长兄李瀚章那般多子多孙,只有三个儿子,其中长子还是过继的养子 。
李鸿章|李鸿章40岁老来得子,小妾生下亲儿后,李鸿章如何对待其继子?
文章图片

虽然李经述按嫡子身份继承父亲爵位,但李鸿章生前并未薄待养子李经方,不仅依旧视如己出称其为“大儿”,而且大加培养使其成为自己搏击仕途的左膀右臂,可见李鸿章让李经方承担起了家族长子重任 。
李经方早年在家乡读书,后来与李经述一起到天津直隶总督府读书 。李鸿章不仅重金聘请名师为李经方授课,甚至还延请英、法、俄等语言老师培养李经方语言能力 。足见李鸿章早就有意将儿子培养成外交人才 。
李经方不负父望,书读的不错,而且精通五门外语,尤其是英语,更是师从朱静山特别精通 。1882年,李经方考中举人,成为地方候补官员,先后得到分省补用知府、分省补用道、江苏补用道、军机处记名等多个候补职位 。
李鸿章|李鸿章40岁老来得子,小妾生下亲儿后,李鸿章如何对待其继子?
文章图片

当时李鸿章早已位极人臣,按照正常思路,李经方在父亲荫蔽之下,青云直上成为手握实权或肥差的方面大员,应是分分钟之事 。可李鸿章却不走寻常路,既不培养儿子做实权大员,也不让儿子染指人人趋之若鹜的洋务肥差,而是将儿子们都带入外交领域 。
若论晚清千疮百孔衰落之状,外交官是个吃力不讨好差事,时常因签署屈辱条约遭到国民笔墨鞭挞与谩骂,甚至还会被顽固派冠上“卖国贼”的帽子 。
但外交官可以直接与皇帝近距离接触,应是升迁最佳捷径,比起举人等待地方候补要强百倍 。李鸿章搏击仕途几十年,应对这些套路门清,他让几个儿子都做了外交官,其中着重培养的就是李经方 。
李鸿章|李鸿章40岁老来得子,小妾生下亲儿后,李鸿章如何对待其继子?
文章图片

于是李经方中举后,没有等待候补职位,先随大清驻英钦差大臣刘瑞芬赴英任参赞,四年后又赴日本担任大清驻日公使之职 。这样算来在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之前,李经方就已经积累不少处理外交事宜经验 。
1895年大清甲午战败后,派李鸿章全权代表大清赴日本马关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谈判 。李经方顺理成章作为李鸿章最主要谈判助手随行 。
李经方任日本公使期间,与日本皇室及上层官员来往频繁,自觉比较了解日本人行事风格,懂得如何与日本人周璇,遂想在此次谈判中能有所作为,却未料被父亲压制死死的 。
李鸿章|李鸿章40岁老来得子,小妾生下亲儿后,李鸿章如何对待其继子?
文章图片

据刘体智所著《异辞录》记载,李经方为影响父亲,就转变方式旁敲侧击,并多次让随员将见解写在纸上供李鸿章参考,但李鸿章自有定规并不理会那些激进主张 。
即便李经方在父亲遇刺后接手与日谈判全权代表之职,却仍无法摆脱父亲掌控,最终签署了包括割据台湾等条款的《马关条约》 。
国民愤怒了,李家父子顿成众矢之的,可屈辱条约虽签了,但“割台”之事还未全部结束,尚需画押才可 。李鸿章受伤无法前行,于是料理“割台”事宜重任就落在李经方头上 。
李鸿章|李鸿章40岁老来得子,小妾生下亲儿后,李鸿章如何对待其继子?
文章图片

李鸿章知道儿子已经背负卖国之名,遂不愿再让儿子参与此事,借口李经方染疾以推脱此事 。谁料光绪直接申饬“李鸿章不得推脱”,李经方无奈接受了诏命 。
虽然李经方与日本代表桦山资纪办理交接事宜时,远远躲在基隆口外日本军舰上,未敢登上台湾岛,但“割台”骂名却使其一辈子都无法抬起头来 。于是李经方当日离台后,就直接回上海避居不愿回京复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