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平台|解除外链屏蔽,对互联网行业意味着什么?( 二 )
再到2013 年,淘宝和微信相互屏蔽,类似的手段引发其他公司不断效仿。
但是,这些年因为缺乏自我约束,行业没有了自律,外加监管与相应法律的缺失,被“溺爱”的部分互联网公司做大做强的同时,却以其垄断地位,用商业逻辑碾压一切,唯利是图。
至此,这样的“壁垒”,这些年造成的网络割裂、信息滞塞、市场公平丧失,更直影响到中小微企业获取资源的难度和成本。
自由的竞争环境、整体的创新氛围、以及小微企业生存境遇,还有用户的权益,都被相继破坏。
事情,已经到了非管不可的程度!
第三:一脉相承的监管,更是大逻辑的必然!
监管不会空穴来风,整治也不是平地起惊雷。
实际上,从去年开始反垄断,到“反对资本无序扩张”,其核心在于:消除垄断,力保公平,创造一个自由的竞争环境,营造一个开放共生的整体氛围。
正因如此,人们可以看到,一年来巨头们被反垄断调查,《平台经济领域反垄断指南》重磅出台,到各种法律法规全面出台,再到这一次,“解除外链屏蔽”。
正是监管的一脉相承,更是大逻辑的必然。
近期,高层再次提及“网络文明”,强调平台的社会责任,外加明确帮扶小微企业等种种举措,足以感受到大逻辑下,时代的风向,已经剧烈变化。
文明是什么?
开放,交融,和谐共生,而不是画地为牢。
第四:屏蔽外链,是互联互通的准备工作,而非整治的终点!
消除屏蔽,远非终点。
现阶段,消除屏蔽,并不等于互联网的彻底互联互通。
需要做的工作仍有很多,但是,还是那句话:推倒一小步,文明一大步!
行做运动员,不做裁判员!
对相关巨头来说,既做运动员,又做裁判员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平台自身对其他平台限制的权力,至此,逐步向上提交。
下一阶段,这些一座座庞大的“孤岛”,需要面对更为充分的二次竞争,以及难以预料的未来。
潮水汹涌,冷暖自知。
阿里、腾讯、百度、字节跳动,分别擅长电商、社交、搜索、分发。可是,曾经的优势,未来或会变成最大的劣势。
1.最大的不确定性,是长于社交的腾讯必须直面的问题。
不少观点指出,拥有12亿多月活的微信,或许将成为各家眼中的“唐僧肉”,屏蔽外链一旦结束,下一步腾讯的流量和社交关系链会成为竞品成长的沃土。
某种程度上说,这样的担忧是有一定道理的——一个类似的例子是,微信购物入口和手Q曾给京东带去超过50%的新用户,而据QuestMobile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1月,拼多多微信小程序的去重流量占比仍为31.9%。
此外,微信视频号,下一步或将受到其他平台冲击。不过,微信真会被打败,消耗殆尽?
值得明确的是,中国人情社会的基础,决定了谁拥有全民社交关系网,谁就拥有最强的底牌:单纯瓜分、引流、借助生长,未来,是动摇不了微信根基的。
真正能击败微信,彻底取代这一国民应用的,是需要去抢夺心流网络主干道,去真正能抓住人们注意力以及满足欲望的代差的应用。
可从现阶段看来,这样的对手,还没有出现。
2.对阿里,尤其是淘系来说,外链屏蔽开展同样是一把双刃剑。
电商业务仍然是核心阿里最大的现金牛,包括了平台广告和佣金收入。而前者,或许会因为这次调整,发生令人意想不到的变化。
一方面,微信流量池部分开放,将给陷入流量增长焦虑淘系带来新的增长点,在其他平台电商做大之时,起到很好的纾困作用。甚至,阿里电商的完善,也将对其他短视频平台电商业务,起到巨大的钳制作用。
推荐阅读
- 黑客|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19岁黑客远程破解逾25台特斯拉
- 电商|俞敏洪或要“转型”?在电商平台做起直播带货,是有何打算?
- 虚假粉丝|抖音:专项打击平台虚假粉丝现象,共整顿账号 23.15 万个
- 安九|网红安九售假雅诗兰黛,条形码无商品信息,多个平台鉴定为假货
- 斐乐公司|网购平台销售数据可作为确定赔偿数额的依据
- 平台|抖音发布首份安全透明度报告 推动平台治理公开化
- 蚂蚁集团|数字人民币:支付巨头的大考,平台的机会
- 太空旅客|华为视频App新版本测试:支持边下边播
- 火狐|火狐回应 Firefox 无法访问网页:服务器更新触发 bug,现已解决
- 短视频|短视频做游戏,难逃"裁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