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A/B 测试:以变应变,给用户更好的体验“宠爱”
编辑导语:数据分析是推动决策的重要环节之一,而若想让数据真正地产生价值,则可能需要基于一定的运营框架,形成业务价值输出闭环,进而推动后续优化迭代,提升用户的产品使用体验。本篇文章里,作者结合实际经验,基于企业运营框架SDAF做了一次A/B测试与用户行为相结合的实践梳理,不妨来看一下。
文章插图
伴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的加速及用户行为分析理念的深入,各种各样的数据分析模型,比如事件分析、漏斗分析、留存分析等,早已成为企业日常运营不可或缺的“小助手”。
作为大数据分析与营销科技服务提供商,在我们过去服务客户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数据分析只是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一环,要想让数据真正对企业产生价值,应该将基于数据流的决策、行动与反馈统统加入进来,也就是基于数据流的企业运营框架 SDAF,即 Sense(感知)、Decision(决策)、Action(行动)、Feedback(反馈),形成一个完整的业务价值产出闭环。
当我们进一步思考,为什么 SDAF 是个环,而且是多个持续不断的环呢?
这时候我们会发现,这是因为普遍存在两个痛点:一是目标不精确,可能会导致行动失准、产出失效;二是手段不精确,可能会导致最终产出小于投入。这不仅是因为我们自身的认知有限,用户本身也十分“善变”。
也正是因此,我们希望将 A/B 测试与用户行为分析结合,带来应对用户变化的解决方案,最大化提升价值产出与效率,持续优化、持续迭代,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宠爱”。
文章插图
那么,我们如何应用行为分析和 A/B 测试,达到良好融合、最大化提升价值产出的效率呢?用通俗的话语进行描述,那就是:“像投资人一样找杠杆,像科学家一样做试验。”而要找到杠杆,首先得理解我们的目标是什么。如果从用户行为的角度来描述目标,可以分为一次性行为和周期性行为。
一次性行为:我们希望用户尽可能发生单个目标行为,且这类行为通常非常关键,可以为后续的产品使用打下坚实基础,常见如用户注册、首单支付、实名认证等等。这类行为对应着我们的业务目标是“转化”,即让更多用户沿着正确路径达成目标事件。
周期性行为:我们希望用户尽可能多次发生某个行为,或者发生的程度更深,通常是体现产品核心价值的行为,常见如支付订单、浏览内容等等。这类问题通常对应的业务目标是“参与度”或“留存”,即让用户更多更深入地做某件事情。
文章插图
接下来我们将基于 SDAF 闭环运营框架,详细为大家介绍 A/B 测试与用户行为相结合的应用实践。
一、Sense:使用行为分析模型,感知用户行为对于用户的一次性行为,我们的业务目标是让更多的用户沿着正确的路径做某个事情。可以通过以下模型进行观测:
- 漏斗分析:严格规定的路径上,用户流失情况如何?
- 路径分析:用户群体的实际行为路径如何分流?
- 行为序列:用户个体的实际行为路径如何跳转?
- 留存分析:用户行为的发生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如何?
- 分布分析:用户行为的发生频次(强度)如何?
推荐阅读
- 马化腾|刷屏!马化腾:腾讯只是一家普通公司,随时可以被替换
- 收购|外媒消息:腾讯将以数十亿元人民币从小米手中收购黑鲨
- 邮件|华为花瓣邮箱 App 新版测试:支持多账号登录,新增保护邮件活动
- 太空旅客|华为视频App新版本测试:支持边下边播
- 大型超市|大型超市靠什么赚钱?很多人以为只靠卖货,其实还有2个隐藏途径
- gt2|拼多多 realme 超品日开启,这些价格让人难以拒绝
- 以旧换新|从创新产品到升级服务 京东电器年货节以“后背”担当谱写守护篇章
- 行程码|中国电信回应“行程码查询异常”:相关扩容设备测试所致
- 智能头盔|饿了么测试智能头盔 计划年内在发放超100000顶
- 罚款|法国最高法院支持对谷歌处以1.14亿美元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