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刘备兴兵伐吴,诸葛亮为什么选择沉默?原因有三个!

公元219年,镇守荆州的关羽,正式发动了襄樊之战 。在这场战役中,关羽包围了襄樊,曹仁难以抵挡,于是向曹操请求支援 。对此,曹操派出于禁、庞德来帮助曹仁 。结果,关羽水淹七军,俘获于禁,斩杀庞德,促使曹操都要考虑迁都了 。当然,孙权在关键时刻背叛了孙刘联盟,派遣吕蒙偷袭荆州,这导致关羽在公元220年兵败被杀 。
刘备|刘备兴兵伐吴,诸葛亮为什么选择沉默?原因有三个!
文章图片

早在孙刘联盟建立之后,因为两人的特殊关系,诸葛亮和诸葛瑾见面的时候,都是只谈公事 。所以,在诸葛瑾送出这份书信之后,诸葛亮不能像赵云一样直言不讳 。如果在刘备面前,诸葛亮也表达了类似诸葛瑾的观点,无疑会让刘备心生不悦 。
就第三点来说,则是夷陵之战,蜀汉并非没有胜算 。在夷陵之战前,虽然东吴斩杀关羽,夺取荆州,不过,因为是刚刚占领,人心还没有完全归附 。反之,如果给孙权足够的时间,他显然可以巩固荆州的占据,促使刘备无计可施 。

更为关键的是,偷袭荆州的大将吕蒙,正好在公元220年病逝了,偷袭荆州的战役,吕蒙功劳最大,孙权任命他为南郡太守,封孱陵侯,赐钱一亿,黄金五百斤 。吕蒙推辞再三,不肯接受金钱,孙权不许 。封爵还未颁布,吕蒙的疾病发作 。孙权尽心为吕蒙治疗,每当医者给吕蒙针灸,孙权就为之难过 。公元220年,吕蒙最终在孙权内殿中去世,死时四十二岁 。孙权悲痛万分,缩食减眠以示哀悼 。吕蒙死后,其子吕霸袭爵 。并赐给他守家墓的人家三百户,免收田赋的田地五十顷 。
刘备|刘备兴兵伐吴,诸葛亮为什么选择沉默?原因有三个!
文章图片

除了吕蒙,甘宁、蒋钦等东吴名将,也在公元220年之前就去世了 。虽然陆逊已经崭露头角,但是,和吕蒙比起来,陆逊还缺乏证明自己能力的一场大战,也即陆逊在东吴将士中的缺乏威望 。而这,自然是一个进攻东吴的绝佳时机 。

最后,结合第一点来看,如果夷陵之战,是以刘备获胜而告终的话,那么荆州很可能重回蜀汉,这样诸葛亮提出的《隆中对》,无疑有了实现的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公元221年,夷陵之战的初期,刘备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迫使陆逊只能坚守不出 。当然,到了公元222年,因为蜀汉大军的锐气逐渐消失,再加上天气炎热等因素,这给陆逊实施火攻提供了条件 。
刘备|刘备兴兵伐吴,诸葛亮为什么选择沉默?原因有三个!
文章图片

对于陆逊来说,在长期的相持中掌握到打败刘备的办法,随即命令将士持草一束,先以火攻破一蜀汉营,遂令诸军趁势发起进攻,迫使刘备西退 。陆逊命水军封锁长江,孙桓扼守夷道,将蜀军分割于大江东西,遂行各个击破 。吴军继施火攻,火烧连营四十余寨,蜀汉军死伤惨重,蜀汉将领杜路、刘宁投降,都督冯习及沙摩柯被杀 。刘备趁夜突出重围,后卫将军傅彤战死 。刘备逃奔秭归,令在险道上焚烧铙铠,以阻塞吴追兵道路 。
刘备|刘备兴兵伐吴,诸葛亮为什么选择沉默?原因有三个!
文章图片

【刘备|刘备兴兵伐吴,诸葛亮为什么选择沉默?原因有三个!】从这一角度来看,刘备如果能见好就收,或许能够避免夷陵之战的失败 。公元223年,刘备败退到永安白帝城后,将太子刘禅托孤给了诸葛亮 。同年,刘备病逝,后主刘禅即位 。虽然蜀汉元气大伤,不过,诸葛亮先是派遣使者出使东吴,成功恢复了蜀吴联盟,然后他亲自率军平定南中地区的叛乱,以此扭转了局面 。此外,在诸葛亮和姜维不断北伐的基础上,蜀汉得以坚持到公元263年才灭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