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刘邦作为开国皇帝,清除了不少有功之臣,你认为他的做法是对的吗?

我认为刘邦的做法是不对的,一般我们认为历史上有杀开国功臣的说法,一般认为是开国功臣功劳太大,能力太强,会威胁到皇权,所以皇帝出于维护自己的地位,便“不得不”杀开国功臣了 。但实际上,真正大规模地杀开国功臣,只有汉朝和明朝这两个朝代,在其他的朝代,如唐朝就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情况,但唐朝也依然实现了长治久安 。
认定了开国的皇帝就一定要大规模杀开国功臣,并为之寻找所谓“威胁皇权”的理由的,其实都是陷入了一个思维的死角,认为皇权和开国功臣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如果真的不可调和,那就无法解释为什么很多朝代没有出现过大规模杀开国功臣,但王朝也依然能够长久维持的情况了 。
刘邦|刘邦作为开国皇帝,清除了不少有功之臣,你认为他的做法是对的吗?
文章图片

▲汉武帝虽然解决了匈奴人的问题,但整个国家也给打成了一穷二白
汉武帝虽然多少解决了匈奴人的问题,但是代价太大,整个国家都给折腾的差不多了 。
那么我们做一下对比,我认为虽然历朝历代都会面临北方游牧民族的问题,但是唐朝明显是解决的最好的,因为唐朝使用的成本最低,效果最好 。唐朝解决突厥问题与汉武帝不同,汉武帝时全国动员式地发动对匈奴的进攻,而唐朝只是用少量精锐部队对突厥作战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如果是全国动员,那么对生产力的破坏就会非常大,成本必然非常高,而一个国家,尤其是如汉朝和唐朝这样的大国,养少量的精锐部队对于国家来说不会造成太大的财政负担,所以这也是唐朝的高明之处,虽然对北方游牧民族用兵,但是国家也没有伤筋动骨 。
刘邦|刘邦作为开国皇帝,清除了不少有功之臣,你认为他的做法是对的吗?
文章图片

▲相比于唐太宗,如果唐太宗能打100分的话,刘邦顶多只能打30分
而唐朝能够在公元630年的时候就攻灭东突厥,俘虏吉利可汗,很大的原因就在于唐太宗李世民没有杀开国功臣,而是重用他的开国功臣去对战突厥人 。当时唐朝对战突厥的时候,出动的大将就有李靖、李绩、侯君集等人,这些人无不是战争方面的高手,统兵方面的杰出军事家,在他们的打击下,强大的东突厥很快就灭亡了 。所以真正将才的作用,就是能用极少的兵力击败强大的敌人,用非常小的代价解决军事上的问题,汉朝初年在刘邦时代,将才几乎被杀殆尽,所以汉朝解决北方游牧民族的问题付出了及其惨重的代价 。而唐朝没有大规模杀开国功臣,绝大多数都继续留用,结果只用了很小的代价就解决了北方游牧民族的问题,这便是最为鲜明的对比 。
刘邦|刘邦作为开国皇帝,清除了不少有功之臣,你认为他的做法是对的吗?
文章图片

▲对于李靖这样的超级将才来说,如果在刘邦手下,恐怕也难免一死了
反观汉朝,汉初的时候其实开国功臣之中能征善战的将才非常多,如韩信、英布、彭越等人,这些人无不是能统兵一方的大将之才,如果刘邦能用好这些人,也绝不会有“白登之围”的耻辱,最后靠着给冒顿的大月氏行贿才勉强逃过一命 。
【刘邦|刘邦作为开国皇帝,清除了不少有功之臣,你认为他的做法是对的吗?】其实开国功臣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宝贵财富,而整个国家、民族来说并不是皇帝一人的,皇帝应当要珍惜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财富,才是一个真正的好皇帝 。只可惜刘邦是一个极为自私的人,他也绝不会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和远大的目光格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