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马云罕见现身,意外透露阿里巴巴下一个布局!


拼多多|马云罕见现身,意外透露阿里巴巴下一个布局!
文章插图
导语
中国的农业产业已经需要迈上一个新的台阶,这个台阶拼的不是产量,不是规模,而是质量,是生态,是安全,是智能。巨头们已经开始布局,新农人要学会破局了。
|01|
阿里巴巴的下一站,大农业
拼多多|马云罕见现身,意外透露阿里巴巴下一个布局!
文章插图
只论战略眼光,马云无疑是中国企业家里最顶尖的那一小撮人,用实际行动改变了中国电商格局。虽然今天的阿里巴巴出了一些问题,马云也不再担任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但马云的一举一动,在外界看来仍然是在为阿里巴巴做战略布局。
前一段时间因为监管问题,马云从公众视野中消失了,但最近有人在嘉兴平湖看到了消失114天的马云,此时的马云依然和往常一样穿一身休闲装,带人参观了几个农业大棚,大棚的地点正是阿里的数字农业基地。
另一个信息是最近阿里巴巴投入1000亿的共同富裕行动方案,10条行动中,有4条直接和农村相关,包括数字化建设、农业产业化建设、城乡数字化生活等方面。
另外,2019年起,阿里集团就在着手建立搭配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数字化农业基地,根据对外公示的计划来看,这一规模将达到1000个。从这些信息中我们不难得出:阿里巴巴下一个布局的领域很可能是“大农业”!
不仅是阿里进军农业领域,拼多多、京东也是如此,前段时间拼多多与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联合举办了“多多科研大赛”。大赛的主旨就是邀请全球青年农业团队,用最新技术培育出高质量高产量的农作物品种。
同时还宣布将拿出100亿成立“百亿农研”专项,为什么这些互联网电商巨头会把目光瞄准“农业”?
|02|
中国农业产业的升级
一定离不开智慧农业
拼多多|马云罕见现身,意外透露阿里巴巴下一个布局!
文章插图
这就要从我国的农业现状说起,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产品在我国有足够大的市场。但中国的现状是“大国小农”,我国3亿多农民,98%的经营主体都是小农户,因此农业的机械化程度和流通性都远低于商品农业,中国农民的平均收入也一直处于全球较为靠后的位置。
过去我们一直认为中国也需要走大规模种植、走机械化商品农业的路子。但是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我们发现因为机械化农业使用的化肥和农药问题,商品化农业的这些国家都出现了农村生态问题、生物多样性也锐减,甚至严重的地区出现了大量自然灾害。
同时,商品农业一直引以为傲的流通性也在全球化供应中遭受挑战。为了实现最大产能和规模化管理,大农场都只会生产一种作物,像美国的农场大多就是玉米、小麦或者大豆这种基础粮食、基础油类作物。
美国人关起门来自己交易的时候没出现什么问题,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美国的农民接入了全球供应链之后,这套模式就彻底玩不转了。国际市场的需求变化,让美国农民的规模化成本优势完全失去了竞争力。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小规模农场反而开始更换作物,并且大量使用了新技术,走上了混合农业、生态农业的道路。这些农场在 2010 年前后就迎来了一个黄金期,成为了美国农业的新生力量。
所以到今天,中国小农经济的制约因素,反而可能会成为新农业发展的一大优势,农业产业效率的提升已经可以摆脱大规模流水线作业的绑定。
特别是近几年中国在无人机、机器人、人工智能、云计算等领域的突破,让小农业的效率提升成为可能,也很好地保留了差异化种植的特性。这种“小、精、尖”的智慧农业,在未来会成为中国农业的支柱力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