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器|能不能把那些诱导用户下载APP的互联网平台也整顿一下?( 二 )
就在今天,有微信好友给我发了一条外部链接,我恰好安装了这个APP,于是就点击跳转了。我忍受了五秒钟莫名其妙的“互联网理财”开屏广告(不知道该广告主是否合规),然后阅读了十秒钟,然后就闪退了。因为第三方APP不是浏览器,没有保留观看历史,所以我必须回到微信,再点击一次那个链接,才能再次进入那个页面。我感觉自己真是个傻瓜,一开始就不该点开!
有人说,移动时代的互联网变成了一座座信息孤岛,再也没有PC时代的连通共享精神了。这是事实,问题在于这笔账该算在谁的头上呢?屏蔽外链的平台,还是千方百计诱导用户下载自己APP的平台?两者至少具备相同的责任,也都需要整顿。
从技术角度看,从浏览器或微信内部打开链接没有什么难度。对于一般的图文信息,以及比较简单的视频、音乐信息而言,甚至不需要开放API(应用程序接口),仅仅采用最简单的HTML,就足以满足用户需求了。搞笑的是,很多互联网公司为了诱导用户下载APP,甚至故意把浏览器端做烂,让用户无法通过浏览器进行流畅的访问——从而严重拉低了国内互联网的整体用户体验。
任何互联网公司,如果想取得长期的成功,归根结底都要基于良好的产品本身。因为它的产品好用,能够为合作伙伴和用户创造价值,让用户产生了忠诚度,所以才具备了较高的留存率,由此产生了网络效应和规模效应。俗话说得好,“牛不喝水强按头”,依托诱导式手段让用户下载安装APP,无异于饮鸩止渴,我很难想象任何伟大的公司能建立在这种基础之上。
当然,喜欢玩弄这种诱导式手段的公司,可能本来也没想做成什么“伟大的公司”,也不期望在一段较长的时间里获得成功。它们只希望依靠恶心用户、骚扰用户,给自己的APP拉一波增长,从而写出一份漂亮的报表,让投资人满意,那就够了。
我不认为这样的公司有什么存在的价值。用户不应该浪费时间去点击它们的链接、下载APP;它们更不应该成为互联互通过程中的受益者。最终的受益者只应该有一个,那就是广大用户!
你认为呢?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
推荐阅读
- me|Chrome 97浏览器正式版发布下载:遭苹果、火狐抵制的功能上线
- iphone|昨夜今晨:传华为将推出自研内核浏览器 俞敏洪称新东方已辞退6万员工
- 手机|第十二年,QQ浏览器向左还是向右?
- 浏览器|微软浏览器 Edge 97 稳定版发布:全新“引文”功能,方便写论文
- 用户|2022年,扎克伯格能不能“洗白”?
- me|谷歌被起诉,原告称Chrome浏览器无痕模式仍会追踪并收集用户信息
- 360浏览器|首款64位浏览器全新360极速浏览器X已于近日正式上线
- doodle|QQ浏览器上线2022年首个doodle
- 升级|谷歌浏览器升级或引起网站瘫痪 为什么说开发浏览器比操作系统还难
- 无痕|Chrome 浏览器的「无痕模式」,被告上法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