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诸葛亮一次次北伐的真正目的到底是什么?
刘备死后,诸葛亮先后发动了五次北伐,其中两次兵出祁山,有六场大的战役,可是无论是胜是败,最终都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然而,诸葛亮屡屡北伐,也根本不抱有消灭曹魏的幻想,那么诸葛亮的真实目的是什么呢?我认为至少有三条:匡扶汉室、转移矛盾、以攻代守 。
文章图片
更重要的是,刘备在猇亭之战中一败涂地,一些原本就心怀不满的人便蠢蠢欲动起来,刘备败退永安后,汉嘉太守黄元造反;刘备去世后,“南中诸郡,并皆叛乱 。”可见当时形势之严峻 。
诸葛亮掌权之后,对这个问题进行过处理,但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他们的账算得很清楚:蛋糕就这么大,吃的人多了,到嘴的就少了,何况“分利不均”?诸葛亮废黜李严,就是为了平息三股势力的做法,但事实上收效并不大 。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任由国内三股势力互相倾轧,那么蜀国必然在内斗中将精力消耗殆尽,一步一步衰落下去 。因此,诸葛亮提出了“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的口号,先后五次进行北伐,就是为了震慑国内的反对者,团结各方势力,以实现稳定蜀国内部统治的目的 。
其实,这是一个普遍做法 。比如南北朝时,从东晋到后来的刘宋,无论是哪一个当权,无不把北伐作为首要目标,也确实打了很多仗 。但是,这只是他们他们团结各方势力、提高自身威望的方法罢了,北伐成功自然最好,不成功只要不大败就是好的,所以南朝的北伐一直都没有什么实际效果 。
再比如南宋初期,也是以北伐为口号,笼络人心的 。新中国建立之后,溃败逃窜的国民党居然还提出过反攻大陆,现在看来觉得可笑,但其实也是另有目的的 。
文章图片
以攻代守,为蜀汉国祚寻求一线生机
三国之中,蜀汉的力量最弱,因为当时蜀、魏两方的实力差距太过明显 。蜀汉虽以正统自居,实际情况却不过拥有一个益州而已 。
益州北有汉中,东有三峡,剑阁之守,夔门之险,再加上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作为安身建国之地非常合适,但要作为夺取天下的资本,则必须有荆州作为辅助,否则只能偏安一隅 。历史上,在蜀中建国的不少,可真正能打出去且打赢了的,两千多年来,也只有刘邦一个而已 。
田余庆先生在《〈隆中对〉再认识》中曾说,“历史只给了诸葛亮一个小国寡民的政治舞台 。”但是,在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越是弱小,就越要图强,因为第一个被吃掉的,往往是最弱的那一个 。
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说,“不伐贼,王业亦亡 。唯坐待亡,孰与伐之?”如果不主动进攻,那就只有坐以待毙 。更何况在进攻的过程中,也未必没有可乘之机 。
因此,诸葛亮在一次又一次的北伐中,试图寻找机会,延长蜀汉的国祚,以避免第一个被灭亡的危险 。但是,也因为蜀国的弱小,所以绝不能再有关羽失荆州、刘备败猇亭那样的惨重损失 。就好像一个本钱很少的赌徒,诸葛亮必须循序渐进,适可而止,必须小心谨慎,步步为营,所以他才拒绝了魏延提出的子午谷奇谋,因为他输不起,哪怕魏延只要一万人马 。
可惜的是,诸葛亮的努力并未取得实际效果,在他死后二十九年,蜀汉被邓艾所灭 。
文章图片
【诸葛亮|诸葛亮一次次北伐的真正目的到底是什么?】综上,诸葛亮连年北伐,损耗民力,蜀人疲惫不堪,然而北伐却一直未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似乎有所不值 。但从大局来看,北伐更重要的作用在于以攻为守,转移矛盾,从而延长了蜀汉的国祚 。当然,我们也不能当“事后诸葛亮”,当时谁又能知道诸葛亮的北伐一定不会成功呢?就连诸葛亮本人,在北伐之初心里也是抱着极大的期望的 。我们不应该以此苛求诸葛亮,毕竟他不是真的神仙啊!
推荐阅读
- 阿里巴巴|马云“接班人”是啥来头第一天上任,阿里巴巴损失517亿!
- 产品|又一行业曝光,90%是假货,曾被央视“点名”,你还在购买吗?
- 马化腾|刷屏!马化腾:腾讯只是一家普通公司,随时可以被替换
- 扫一扫|微信安卓 8.0.18 正式版发布:『支付』改名为『服务』
- 品牌方|聊控价(一):购买鉴定控价投诉涉嫌违法
- 甜玉米|北上广一站购齐,大乡村年货升级:拼多多30亿红包聚焦全国全球尖货好物
- 氪星晚报丨苹果年底前选定Apple Car制造商;腾讯或下一步减持美团和拼多多的股份;华为申请注册METAVISION商标
- 任泽平|?华为搜索引擎上线后,又突然403禁止访问;任泽平微博、公众号被双双禁言;快手网红控诉快手:高管一批一批的换,不懂管理|雷峰早报
- 误区|产品驱动增长 PLG 风靡,一文聊透机会与误区
- OS|一家酒店遭勒索软件攻击,酒店随后将 Windows 电脑切换成 Chrome 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