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rPods Pro测评:连续24小时佩戴AirPods Pro可行吗( 二 )


通勤场景周一这天我选择地铁+共享单车,两个场景刚好可以用来测试 AirPods Pro 的降噪效果和通透模式。地铁可能是仅次于飞机最适合使用降噪耳机的场景了,具体降噪的效果我的同事 @谁是大英雄 在上手文章里已经和大家分享了,下面再分享一下我的感受。
我认为 AirPods Pro 的降噪非常「激进」,好处是降噪效果很明显,包括几个试戴的同事都夸它「降噪好猛」;但同时降噪带来的耳压是比较大的,周围环境越吵这个感觉越明显。此前我的主力降噪耳机是索尼 WI-1000X,刚切换的到 AirPods Pro 的前几个小时是有点不适应的。
AirPods Pro测评:连续24小时佩戴AirPods Pro可行吗
文章图片
AirPods Pro 的降噪等级要是能够调节就更棒了,除此之外我便没有其他槽点。其实现在很多降噪耳机都提供了降噪等级调节,包括索尼还有气压优化的功能,我能够理解苹果作为降噪领域的新人迫不及待想要秀出自己的肌肉,但如果在强悍之余能够多一些细腻的功法,那肯定会更加另人着迷。不过还是要说,苹果官网对于降噪功能的展示可能是目前所有厂商里最用心的,大家可以点此链接观摩一下。
骑共享单车的时候开降噪简直是「作死」,这时候通透模式就派上用场了。通透模式可以监听环境音,现在已经成为了降噪耳机的必备功能,很多产品的环境音模式、对话模式也是一个意思。
通透模式的难点在于如何让声音更加自然,毕竟外界真实声音经过了驱动单元重放进入到你的耳朵,处理不好听起来「数码味」就会很重。目前我听过最自然的是 Bose 700,AirPods Pro 也很不错,声音位置还原比较准确,音量大小也适中。
实际上我在体验 AirPods Pro 期间大部分时间都是用通透模式,毕竟白天上班还要和同事沟通,开着降噪就有点不礼貌了。在长时间体验中我还发现了一个优点,AirPods Pro 的底噪控制相当不错,在安静的环境下开通透模式听不到多余的声音。
早上刚使用时,我对 AirPods Pro 「捏住」这个操作十分不习惯,还是觉得以前的轻点方便。不过到了下午就已经开始喜欢了。耳机柄的力度传感器很精确,按下时耳机会有声音反馈,极大地提升了操作信心。
从早上开始摆弄新功能,到中午过后开始习惯它的存在,再到晚上一边听歌一边写下此篇文章,这次长时间体验我对 AirPods Pro 的满意度还是很高的。还有一点我觉得可以着重表扬一下,在这样高强度的使用下,我的 AirPods Pro 也没有遇到过断连、无法配对等真无线耳机常见的奇葩问题,低延迟(特指配对 iPhone 使用)、设备切换速度依旧很出色。
对了,这次体验我还发现了一个自己的小问题,就是我的左右耳朵耳廓形状不同(这个在生理上应该很常见吧)。AirPods Pro 左右耳机使用同样尺寸的硅胶耳塞,长时间佩戴后我的右耳「疲劳感」非常明显。到了这次体验的下半程(下午 6 点之后),我直接换上了小一号的耳塞。
一款出色的可穿戴产品
以往我们在讨论可穿戴产品时,通常关注更多的是智能手环、智能手表这些产品,其实耳机也可以划分到这个领域。因为直接和人体接触,可穿戴产品的佩戴舒适度非常重要。而可穿戴产品想要真正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影响,需要长续航,更需要功能和使用场景高度匹配。从这个层面来说,AirPods Pro 绝对算是一款非常出色的可穿戴产品,这绝对是比「一款出色的降噪耳机」更高的评价。
AirPods Pro测评:连续24小时佩戴AirPods Pro可行吗
文章图片
目前 AirPods 系列上还没有什么亮眼的智能化功能,但它已经是一个很好的可穿戴平台了,未来给它「注入」更好用的语音助手,交互上增加更多的手段(包括更多的监测功能),AirPods Pro 系列还有很多想象空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