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战|官渡之战:以弱胜强的典范

中国有三大以弱胜强的著名军事战役,其中有两个都是在三国时期:一个是赤壁之战,另一个则是官渡之战 。相比于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神乎其神的赤壁之战,官渡之战则是依靠用兵、用人、用计策绝地重生 。正所谓袖中自有雄兵百万,用兵之道从不在量 。当双方军事力量差距过大时,巧妙地发挥自身力量,遏制对方能力,是反败为胜的重要机会,若是对方露出了破绽,自会被一击必杀 。这场颠覆时局,彻底让曹操走上人生巅峰的官渡之战,至今都是各路史学家、影视家和小说家拍案叫绝的完美题材 。
官渡之战|官渡之战:以弱胜强的典范
文章图片

▲可怜的沮授,说的建议基本没被采用
曹老板这边则是吃透了袁绍的性格,毕竟这两个老板很久以前是站在一起的,那时候他们还在想办法弄死董卓 。曹操知道虽然袁绍兵力雄厚,但他本人没有能力控制这么多的军队 。还是一句话,用兵不在量,曹老板显然更了解这个道理 。为了放大袁绍军团的弱点,曹操决定集中兵力,把守要隘,以逸待劳:他先派遣臧霸通过青州占领右翼,巩固防御的同时牵制袁绍军 。黄河有多处渡口,曹操秉承把守要隘的原则,在延津和白马重点设防,并让主力固守于官渡 。不得不承认,曹操这一波操作非常先进,他对黄河的防守方式就跟目前防守海滩的方式极为相似,这可见他在用兵上的优秀 。同年,刘表想策反曹操后方以响应袁绍攻势,但曹老板早有准备,他一边安抚关中,一边拉拢凉州,大部分郡县并没有响应刘表的号召,最终不了了之 。而在十一月,张绣听从了贾诩的建议,投降了曹操 。虽然这并没有增大多少曹操的兵力,但却使曹操有足够的胆气与袁绍一决雌雄 。
官渡之战|官渡之战:以弱胜强的典范
文章图片

▲官渡之战前,曹操的形势就不太好
初次过招
建安五年,元月,曹操解决了一次针对他的刺杀,袁绍趁机打着奉衣带诏的旗号向曹操宣战 。同一时刻,在谋杀曹操这件事上出了力的刘备立刻响应袁绍,占领了下邳 。曹操立刻发动闪电战,急袭刘备军,就在袁绍坐当吃瓜群众的时候,一举击溃了刘备军,并获取了最强战力——关二爷 。说真的,完全不知道袁绍那时候在想啥,刘备的响应就这样竹篮打水了,只能灰溜溜地逃到袁绍那里 。曹操在击败刘备后,悠悠哉哉地回到正面战场 。二月,袁绍先锋部队带头进攻白马,以保证主力能顺利渡河 。曹操采用荀攸的建议声东击西,假装派兵从延津渡河进攻袁绍后方,袁绍果然上当 。得知对方一回救,曹操立刻派遣轻骑兵急解白马之围 。计策很好,但差点因为袁绍手下的猛将吃瘪——颜良三回合斩掉宋宪,一回合劈死魏续,还好关二爷亲自出马救场,万军从中取下了他的首级 。
官渡之战|官渡之战:以弱胜强的典范
文章图片

▲关羽斩颜良
紧接着曹操为避袁绍军大军的锋芒,率白马、延津的军民向官渡撤退,与颜良齐名的文丑和刘备带兵从延津追击 。得到消息的曹操命令手下抛弃物资财物,趁着追击而来的袁绍军捡拾财物,纪律大乱时反击,一举击溃袁绍追兵,就连文丑也在乱军中被杀死,至于是不是被关二爷所杀的,就有待讨论了,而刘备只能落荒而逃 。仅仅是第一轮过招,袁绍就损失了两位猛将 。虽然袁绍军成功渡过了黄河,但也变相拉长了战线和补给线,这使得粮草补给变得尤为重要且致命,为后来的落败打下了基础 。而曹操则以退为进,减少损失的同时,集中了兵力,并减少了在不及运输方面的困难,为接下来的拉锯战打好了十足的基础,为胜利机会的到来做足了准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