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旗|八旗之中,地位最低的是那一旗?

明万历十二年(1584年),二十五岁的建州左卫都指挥使、龙虎将军、右都督努尔哈赤正式兴兵,以父、祖所留下的十三副铠甲和大明赐下的三十匹马为起家资本,开始了统一女真各部的征程 。在辽东女真的社会组织形式中,为了更好地进行狩猎和迁移活动,女真半游牧半渔猎部落需要集中人员一同行动,而这个汇集大家行动的首领称为“牛录额真”,他所指挥的多人兵民混一组织就叫做“牛录”,这就是辽东女真部落最开始的社会组织 。
八旗|八旗之中,地位最低的是那一旗?
文章图片

镶白旗旗主:由努尔哈赤长子褚英的长子杜度担任,努尔哈赤第七子阿巴泰为镶白旗“小旗主” 。
正蓝旗旗主:由努尔哈赤第五子莽古尔泰统领,莽古尔泰同母弟、努尔哈赤第十子德格类为正蓝旗“小旗主” 。
镶蓝旗主:由努尔哈赤之弟舒尔哈齐次子阿敏统领,舒尔哈齐第六子济尔哈朗为镶蓝旗“小旗主” 。
努尔哈赤依仗着这组织严密、战斗力极强的八旗制度,经过四十年的征讨,最终在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自立为汗、建国号“金”,改元天命,这就是后来清朝的前身——辽东后金政权 。
在努尔哈赤时代,建州(后金)各旗的实力对比如下:
正黄旗——领四十五牛录
镶黄旗——领二十牛录
正红旗——领二十五牛录
镶红旗——领二十六牛录
镶蓝旗——领三十三牛录
正蓝旗——领二十一牛录
正白旗——领二十五牛录
镶白旗——领十五牛录
八旗|八旗之中,地位最低的是那一旗?
文章图片

从以上资料中可以得知,努尔哈赤的正黄旗领有四十五牛录,实力最强,几乎相当于其他各旗的两倍,因为两黄旗是努尔哈赤亲领,所以实力强一些也是正常情况 。而正黄旗之下,实力排名第二的,就是领三十三牛录的镶蓝旗,那是不是镶蓝旗在八旗中的排名就是第二呢?实际情况不是这样的 。
八旗起源中,其余七旗都是由努尔哈赤本人或者儿孙辈统领,所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彼此之间的关系密切,而镶蓝旗却并非努尔哈赤后裔朔统领,只是由他弟弟舒尔哈齐的儿子阿敏、济尔哈朗管理,这在血缘纽带上就远了一层 。更加尴尬的是镶蓝旗(包括之前的黑旗、蓝旗)两任旗主舒尔哈齐、阿敏父子先后和努尔哈赤、皇太极父子产生过尖锐的矛盾,导致舒尔哈齐、阿敏父子都是被夺旗、幽禁致死,镶蓝旗实在是兆头不佳 。
幸好舒尔哈齐第六子济尔哈朗在父兄遭遇厄运后韬光养晦、低调做人,紧紧抱住伯父和堂兄的大腿,这才堪堪保住了舒尔哈齐一脉朔遗下的镶蓝旗旗分,不过也就仅此而已了,整个努尔哈赤、皇太极在位时期,镶蓝旗虽然握有数量第二多的牛录,却丝毫没有相应的地位,只不过是努尔哈赤、皇太极父子的工具而已,召之即来挥之即去,任意驱使,济尔哈朗只能曲意奉承,以维护这仅存的家族传承 。
明天启三年、后金天命八年(1623年),后金汗努尔哈赤将亲领的两黄旗进行拆分,正黄旗被一分为二,由嫡出的两个幼子阿济格、多尔衮平分,镶黄旗则分出十五个牛录给最小的嫡子多铎,并立下遗嘱,自己去世后,镶黄旗剩下的牛录也都给多铎 。之后,努尔哈赤在明天启六年、后金天命十一年(1626年)将镶白旗旗主、自己的长孙杜度调往镶红旗,准备把镶白旗交给多尔衮,但是努尔哈赤在这一年去世,而杜度已经调往镶红旗,多尔衮尚未正式接收镶白旗,正白旗旗主皇太极抓住机会,夺取了旗主空缺的镶白旗,交给自己的长子豪格统带,并在随后的推举汗王过程中乘势拿下了后金大汗之位,完全压制住了三个年幼的弟弟阿济格、多尔衮、多铎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