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曹操、荀彧从同盟走向破裂,读不透荀彧之死,谈何读懂三国?( 二 )


荀彧凭借一己之力 , 吓退了郭贡的数万雄狮 。
在曹操归来之后 , 听之大喜 , 对荀彧连连称赞 , 并在之后和吕布的大战中 , 荀彧再次献计 , 最终曹操大胜 。
在之后和吕布的多次大战之中 , 曹操在荀彧的帮助下 , 多次取得胜利 。
就在曹操准备一举击溃吕布的军队时 , 后者连夜退进了徐州 , 仗着地理优势和曹操相互对峙 。
曹操|曹操、荀彧从同盟走向破裂,读不透荀彧之死,谈何读懂三国?
文章图片

多次取得胜仗的曹操不愿给吕布喘息的机会 , 欲攻打徐州 , 但被荀彧拦了下来 , 并向曹操讲述了双方目前所处的局面 。
长期的战争使得士兵们早已疲惫不堪 , 徐州的城主和曹操有着杀子之仇 , 必将拼命抵抗 , 一旦开战 , 结局难料 。
在一番考虑之后 , 曹操接受了荀彧的提议 , 命令士兵打扫战场 , 安营扎寨 , 一边恢复军队的战斗力 , 一边命人收复徐州周边的其他城池 。
也正是这一场大战 , 使得曹操在彼时的各大势力可谓是声名鹊起 , 大败吕布的战绩更是吸引了众多势力投靠 。
随着曹操军队的士气大涨 , 最终开始了自己一统北方的大业 。
在长期的休养下 , 无论是物资还是兵力早已超越其他势力 , 最终在荀彧的帮助下 , 曹操率领着军队开始准备自己的霸业 。
曹操|曹操、荀彧从同盟走向破裂,读不透荀彧之死,谈何读懂三国?
文章图片

02 生于忧患 , 死于忧患
而后196年 , 汉献帝迫于局势只得从长安搬到了洛阳 , 但只有其名没有其实的汉献帝只能听候曹操的发落 。
在是否迎接汉献帝的问题上 , 曹操的军营中有着两种不同的声音 , 一种是大多数人不同意迎接 , 第二种是同意迎接 。
第一种声音的主要原因是 , 彼时曹操早已有了封帝的能力 , 虽然曹操出身于宦官世家 , 但多年来的领兵讨伐 , 使其有了足够的威望 , 就算强行称帝也不会有人反对 。
第二种声音就是以荀彧为首的一方 , 他们认为将天子留在洛阳 , 不仅能够展现出曹操的气度 , 更能够名正言顺地成为正统 。
在荀彧的建议下 , 曹操最终还是答应了下来 , 因为对于彼时的曹操而言 , 荀彧不仅是自己多年来的大功臣 , 也同样是彼时朝廷中最具威望的大士族的代表 , 他的提议就算是曹操也要加以思考 。
曹操|曹操、荀彧从同盟走向破裂,读不透荀彧之死,谈何读懂三国?
文章图片

也正是在这段时期 , 曹操开始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时代 , 虽然他自称为丞相 , 但军中所有的大事 , 都由他来决定 。
197年 , 曹操再次开始领兵征战 , 首战的目标就是南征张绣 , 但这次的战斗并没有得到曹操想要的战果 , 大败而归 。
袁绍在得知曹操战败之后 , 更是亲自修书一封 , 嘲笑曹操的铩羽而归 。
曹操收到来信之后大怒 , 周围的将领不敢靠近 , 唯有荀彧前去劝说 , 并表示曹操的领兵统帅能力远在袁绍之上 。
这次战败并非将领的统帅失误 , 而是张绣等人早已准备多时 , 并说出自己对袁绍胸无大志的看法 , 表明他日若是两军开战 , 曹操必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