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o|Facebook 更换CTO:曾是小扎老师,忠心追随15载,一朝上位只因小扎爱上了元宇宙( 二 )


cto|Facebook 更换CTO:曾是小扎老师,忠心追随15载,一朝上位只因小扎爱上了元宇宙
文章插图
2014年,Facebook在190亿美元重金收购WhatsApp后,又砸下30亿美元收购了仅仅在前一年完成1600万美元A轮融资的Oculus。这把如今被Facebook视为引领公司向元宇宙转身的钥匙,在被收购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都在经历起伏。
2016年末,Facebook宣布Oculus将拆分出一个移动端 VR 部门,原Oculus的CEO 布伦丹·伊莱布转而担任PC端 VR 业务的负责人。前小米高管雨果·巴拉隔年年初空降接替前者,负责移动端Oculus Go和Quest的研发。
此次拆分贯穿在Facebook发力移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PC端与移动端虽然名义上平行,但后者明显会是未来发展重心。从这次重组开始,Facebook逐渐收拢对Oculus的管理,布伦丹·伊莱布也在2018年宣布离职。
这次重组的动机在于Oculus在PC端的销售状况远低于预期。一方面当时的产品Oculus Rift价格维持在600美元左右,与其畅想的300美元愿景距离很远,并且聚焦PC端又需要忍受长周期的研发时间成本。同时期的劲敌HTC Vive以及Playstation VR则来势汹汹,依靠体感更好的“outside-in”位置追踪技术或者游戏内容的优势在销量上反超前者。
这只是Oculus近年来诸多动荡的其中一节。
Oculus传奇创始人帕尔默·拉奇卷入2016年美国大选的政治事件而从当年九月开始从公众视线中消失,并且在2017年宣布离开公司。2017年5月,此前帕尔默·拉奇亲自招募的Oculus1号员工戴克斯也被证实已从Oculus离职。
cto|Facebook 更换CTO:曾是小扎老师,忠心追随15载,一朝上位只因小扎爱上了元宇宙
文章插图
这半年期间,还插入了一段Oculus与游戏开发商 ZeniMax的诉讼案。这起诉讼的核心问题在于VR代码的版权问题。彼时从ZeniMax子公司id Software离开并拷贝了公司技术资料,与帕尔默·拉奇共同创建Oculus的约翰·卡马克则是此次诉讼案的核心人物。法院最终免除了约翰·卡马克的赔偿责任,而对Oculus公司主体、帕尔默·拉奇和布伦丹·伊莱布做出了确认指控,总赔偿金额达到5亿美元,Facebook掏钱。
而从2013年开始就担任OculusCTO的约翰·卡马克也不满意VR技术的进步速度,在2019年离开公司,并在离开后转向AI领域。
动荡之中,Facebook完成了对Oculus原始团队的的置换,整体看来和Instagram以及WhatsApp被归入其下后所经历的变化相似,目前Oculus Quest 2的售价已经兑现了当时的愿景,而Facebook在游戏领域的收购布局也为VR游戏内容的进一步丰富奠定了基础。在没有人能看清元宇宙的未来之前,掌握着Oculus的Facebook是最有听众的布道者。
扎克伯格的意志相比从Mozilla空降的斯科洛普夫,博斯沃思的Facebook血统更加纯正一些。
所谓的血统,更多的指的是博斯沃思与扎克伯格的关系。
两人在大学期间便有交集。扎克伯格在哈佛修一门人工智能的入门课程时,博斯沃思正好在课上担任助教。
“Facebook在那个课程结束的两周前诞生,所以显然他那时候并没有听我上课”,博斯沃思曾对一位采访者说。
在《Facebook:一个商业帝国的崛起与逆转》书中记录,“博斯沃思曾经的学生扎克伯格有惊人的雄心壮志,他告诉博斯沃思,我们将连接世界,成为全球脉络”。而“博斯沃思被迷住了,从此成为扎克伯格的忠实副手”。
起了大早的十五年老兵终于赶上CTO位置的晚集,其背后的权衡不一定是元宇宙的实现真的被提上了日程,但却扎实的透露出扎克伯格的意志。这位FacebookCEO已经无可质疑的当起元宇宙最鲜明的鼓吹者。
cto|Facebook 更换CTO:曾是小扎老师,忠心追随15载,一朝上位只因小扎爱上了元宇宙
文章插图
2008年扎克伯格将斯科洛普夫从Mozilla高价挖来,顶着火狐浏览器产品开发负责人光环的斯科洛普夫正好应对彼时移动互联网将至未至的浪潮。现在移动互联网的故事几乎讲尽,Facebook在社交上垄断地位不再稳固,曾经依靠收购Instagram而笼络到的大量年轻用户也正在被TikTok等更强劲的对手侵蚀。这一趋势在今年愈发明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