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安史之乱时,若唐玄宗不瞎指挥,高仙芝和哥舒翰能打赢潼关之战吗

第一幕:封常清在洛阳战败 。
安禄山起兵以后,老将封常清被唐玄宗任命为范阳、平卢节度使,负责前往洛阳征讨安禄山 。可惜唐玄宗没有意识到安禄山有多危险,他只觉得安禄山背弃了他的恩情,他感到很气愤 。
所以唐玄宗便让封常清临时招募了6万大军,前往洛阳 。由于时间过于仓促,所以封常清所招募的6万大军,大多数都是些没有受过训练的人 。到了前线以后,封常清打算固守洛阳 。
可叛军实力过于强大,屡次交战后唐军都以失败而告终 。无奈之下,封常清只好把这件事告诉自己的老领导高仙芝 。
高仙芝是当世名将,一眼就看出了洛阳无法固守,于是便带领大军退守潼关 。而封常清由于在洛阳战败,被监军边令诚诬告,所以被唐玄宗给宰了 。封常清临死前还写信给唐玄宗,让他千万别小看了安禄山的实力 。
李隆基|安史之乱时,若唐玄宗不瞎指挥,高仙芝和哥舒翰能打赢潼关之战吗
文章图片

再看看哥舒翰,或许后来唐玄宗意识到了固守潼关的重要性,所以哥舒翰守潼关长达半年之久,唐玄宗都没有再逼逼一句 。
可惜当时哥舒翰想了个办法,那就是留3万大军镇守潼关,自己带着剩余人马杀回长安,宰了杨国忠 。杀了杨国忠,那安禄山不就没有进攻长安的理由了嘛!
但是这么做的话,哥舒翰和安禄山可就没啥区别了 。所以这件事哥舒翰一直没有实行,却传到了杨国忠的耳朵里 。
杨国忠吓得半死,这才多次建议唐玄宗决战 。唐玄宗压根就搞不明白状况,还以为哥舒翰足以对付安禄山 。
所以说整件事最大的Bug,其实就是唐玄宗本人 。你不懂军事就不要瞎指挥好不好?还以为是开元盛世时期吗?
李隆基|安史之乱时,若唐玄宗不瞎指挥,高仙芝和哥舒翰能打赢潼关之战吗
文章图片

二、如果唐玄宗不插手,安禄山就要完犊子了!
这是可以预见的,因为哥舒翰的分析相当到位 。安禄山手下的胡将胡兵特别多,这帮人在地方上烧杀抢掠,丝毫不怜悯老百姓 。
没有老百姓的支持,那安禄山的叛军就没有后援基础 。无论是粮草,还是兵员,都需要依靠老百姓 。所以说,安禄山的叛军可以抢掠一时,却无法持续一世 。
只要唐军坚守潼关,和安禄山的兵马对峙上一年半载,那叛军内部就会自乱阵脚 。而且当时安禄山的败相已经初见端倪了 。
第一,郭子仪和李光弼的人马,已经多次击败叛军史思明部,切断了叛军前线和范阳老巢之间的联系 。
第二,叛军在东进的路上,在雍丘多次遭遇张巡的阻击,基本上属于寸步难行的状态 。
第三,叛军在南下的路上,又遭到了鲁炅的严防死守 。鲁炅在南阳收拾残部,多次击退了试图南下的叛军 。
由此可见,这个时候的叛军已经到了穷途末路的地步了,安禄山甚至打算放弃洛阳,回到自己的范阳老巢 。
唐军只需要再坚持一段时间,或许只有1个月时间,那么安史之乱的结局,可就完全不同了 。
李隆基|安史之乱时,若唐玄宗不瞎指挥,高仙芝和哥舒翰能打赢潼关之战吗
文章图片

总结:专业的事情,还得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
说到底,唐玄宗还是不信任封常清、高仙芝和哥舒翰,这些人虽然都是名将,可同样也是边境的封疆大吏 。
当初他那么信任安禄山,给了安禄山三镇节度使的兵力,结果呢?换来的却是背叛 。此时的唐玄宗已经谁也不信任了 。
谁都不信任的领导,又如何能指挥平叛工作呢?所以说唐玄宗就不该随便发号施令,尤其是阵前斩将这种蠢事儿都做得出来,难怪会被唐肃宗李亨给架空了 。
【李隆基|安史之乱时,若唐玄宗不瞎指挥,高仙芝和哥舒翰能打赢潼关之战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