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酷|真堡垒还是花架子?视频类平台“青少年模式”测试( 三 )


抖音明显是在认真做产品,除必须登陆才能使用青少年模式,几乎所有项目都是最优,专属内容池也做得最好;
快手、哔哩哔哩、爱奇艺和优酷都各有胜负:快手有不错的防绕过能力,也有专属内容,就是专属内容质量一般;
爱奇艺和优酷的青少年模式更偏向于少儿模式;
微信无奈垫底,“小而美”本身功能庞杂,入口深,有内容计划但现在专属内容较少。它的青少年模式反倒能让你体验到真正小而美的微信,推荐给每个希望微信安安静静聊天的用户(甚至连外链和支付功能都被限制了)。
对于包括短视频行业在内的很多互联网公司来说,青少年用户是双刃剑式的存在,一面是用户增量,把握住年轻人的市场就等于把握住了未来,而另一面,互联网庞杂的信息也为心智相对不成熟、自制力较弱、辨别力不强的未成年人布下了甜蜜的陷阱。
如何对待青少年用户,是所有互联网平台都会遇到的难题。
而在这个难题面前,短视频平台作为目前用户基数最大的互联网品类,用行动来为未成年人保驾护航是必要的。
不过,虽然各家都将青少年模式作为平台标配,但是从测试中可以看出,一些平台还是存在“bug”的,青少年模式需要全面了解其背后的需求才行,如果凭着跳转账号、卸载重装、密码自动记录等就可以轻易绕开,如果专属内容池质量依旧低下,那就发挥不了短视频的教化意义,还会形同虚设。
目前各家视频平台也在积极推动青少年模式的建设,只是态度仍需积极,近日,抖音在再次升级青少年防沉迷措施过后,还专门推出了“健康用手机 dou来找bug”征集活动,抖音官方称:如果有用户发现,有哪些方式可以绕过功能设定的限制、有什么设计体验繁琐、有哪些功能建议都可以向官方反馈,官方将完善青少年模式的体验,将“bug”处理掉,实现青少年模式最终的意义。这种将重心放在“为青少年提供优质内容和健康上网环境”的心态,是值得赞赏的,青少年模式不仅仅是限制青少年少玩手机,而是在合理、健康情况下,通过手机享受优质的内容,这才是平台的根本。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蜘蛛侠的语录正可以描述目前短视频平台的情势,在未成年网民与日俱增的当下,如何建立起覆盖内容过滤、隐私保护、消费保护、投诉处理等方面的全方位未成年人保护机制,是为短视频直播行业面临的挑战,头部平台更应该肩负榜样的责任,为短视频青少年保护出一份力,体现巨头的责任担当。

推荐阅读